東亞予恒指年底目標19900點 推薦四大版塊 料美息年內至多減2次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東亞銀行發佈下半年投資展望,該行預計恒指下半年目標19900點,相當於目標市盈率(PE)9.8倍,該行表示,全球在經濟和通脹管理上出現分歧,現宜於依地區分散投資,而今年逢美國大選年,全球仍將以美元資產為主導,包括美元美債美股等,料可跑贏。

對於美國息口,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表示,需待美國6月通脹數據出爐方有定論,其更傾向第四季度開始,年內最多減息2次。不過港元最優惠利率(P息)在加息周期開啟時未有緊隨,因此估計年內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較減息周期滯後。

料本港今年GDP增長3.3% 港股薦四大選股主題

東亞銀行預計,本港今年GDP增長3.3%,增幅與去年相若,呈現溫和增長態勢,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於商品貿易改善以及旅遊業的持續擴張,首5個月訪港旅客合計1800萬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2018年同期的7成水平。

在港股方面,該行預計下半年目標19900點,利好因素除卻中證監出招、國家隊落場、7月三中全會的潛在期待等政策刺激,實則AI熱潮下,內地科技企業自己研發的大模型,有望引起包括軟件硬件在內的換機潮。

因此在港股板塊上,該行推薦四大選股主題:首先為中資電訊、內銀內險等高息國企股;其次本地公用、澳門博彩板塊也可受惠美國減息;還有盈利復甦動力較高的科技股;此外還包括新能源等可受益於中央政策的板塊。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蔡永雄表示,美國今年減息次數,需待6月通脹數據出爐。(歐嘉樂攝)

美國年內最多減息兩次 大選年全球將以美元資產主導

蔡永雄表示,美國經濟雖具備軟著陸基礎,但通脹走勢仍然反覆,勞工市場成為關鍵因素,惟近月走勢不一,料達成通脹目標的「最後一公里」需時較長。對於減息預期,該行預計年內最多減息兩次,如若6月通脹數據低於預期,則有可能實現9月與11月各自減息1次,但若通脹遏制不得當,則不排除年內只減1次或不減。

該行首席策略師李振豪表示,美國今年逢總統大選年,全球將以美元資產為主導,包括美元美債美股等,料可跑贏。該行以歷次減息周期分析,首次減息當季度,公用通訊以及地產股表現佳;不過不排除出現「黑天鵝」事件,即出現滯漲,則屆時非必需品、通訊、科技及金融股表現將遜於大市。

李振豪表示,預測下半年標普500指數目標為5886點,且依據大選年的歷次情形,美股表現好於非美股,美元指數波動向好,黃金、期油等商品市場則會走弱。而在美債方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往往會輕微下挫,因此美債部署的最佳時間是減息前的1年,當前已過最佳時間點,但仍有部署機會。

東亞首席策略師李振豪表示,美國今年逢總統大選年,全球將以美元資產為主導。(資料圖片)

料內地第三季仍可減息10個基點 超長期國債非QE

就內地經濟而言,東亞預計今年可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且仍然具備降息降準的空間,尤以降息為主要工具,相信第三季度還有減息10個基點的空間,整體政策處於寬鬆狀態。

針對財政部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東亞表示這並不可視為一種量化寬鬆(QE),內地不需要藉助QE來提振經濟。在歐美市場,息口減無可減,卻需推高資產負債表,增加貨幣供應量,推動資產加價時,方才需要QE。而內地利率仍然有下降空間,因此發行及購買國債,更應被視為調控流動性的工具,也是在人民幣國際化之前對於市場偏好試探的必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