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包裝私有化殺出程咬金 民企收購國企聽說過嗎?|刁佬

撰文:刁佬
出版:更新:

近年內地收緊流動性,即係企業向銀行借貸越嚟越困難,所以好多時都聽到國進民退,喺資金短缺時,國家一聲增資擴股,為求有啖水吊住條命,民企無不俯首稱臣。喺經濟下行周期,民企很難與國企競爭,國企管理上有清晰的制度。資金信用方面亦非一般民企所能競爭。不過我國地大脈搏,凡事總有例外,接下來的真實個案,顛覆了常識。

2023年6月2日中糧集團宣佈擬出售中糧包裝(906)股份,兩個月後即8月17日,中糧集團宣佈將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國企中國寶武,觸發全面要約收購中糧包裝,每股港幣6.87元,並打算將中糧包裝私有化。由一所國企通過全面收購,並且要私有化另一所香港上市的H股國企,根據過往刁佬經驗,呢個交易淨係蓋章冇一百都要幾十個。相信事前已經做咗大量工作,否則國有資產嘅審批走六至九個月流程十分平常。

國企說一,市場少有人敢說二,不過持有中糧包裝24.4%,第二大股東奧瑞金(2701.SZ)就係呢個關頭鋌身而出截胡,同國企爭刁,進行自願性全面收購,出價當然要更高,比之前收購價6.87提高5%,達到港幣每股7.21元。由此可見民企的靈活性在資本市場關鍵時刻產生重要作用。不過由於奧瑞金向中糧提出新一輪的全面收購,引致原有的收購方變更,作為國有資產,中糧在程序上需要再獲得國資委批准,才可成事,好事多磨等了半年,終於在上星期獲批。

深圳上市的奧瑞金可能在香港資本市場中較為陌生,原來佢嘅經營收入已經達到百億級,係國內易拉罐一哥,而中糧包裝作為國企亦唔失禮,在易拉罐市場中排行第二。雖然在資本市場中同行併購十分普遍,但今時今日經濟下行周期之中,國企被民企用現金Full paid收購實屬難得。

奥瑞金在收購前,已持有中糧包裝24.4%的股權,不單是第二大股東,更是易拉罐的龍頭,收購目的亦非常純粹,明顯為了提高市佔率。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金屬容器委員會估計,2022年中國金屬包裝產業為1,190億罐的總產量。奧瑞金2022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金屬包裝產銷量均超過了175億罐,換言之2022年奧瑞金已佔易拉罐市場的14%左右。

兩大龍頭合併,不單國資委同意國企被民企收購那麼簡單,更通過了反壟斷審查,沒有人知道究竟這兩間公司的市佔率是多少。不過中糧包裝排名第二市場佔有率應該少於奧瑞金,所以第一二名合併後市場佔有率應該不超過30%,而且不構成反壟斷,可見易拉罐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佔有率極分散。

奧瑞金以每股7.21元,斥資55.24億人民幣收購中糧包裝,即中糧包裝的市值約80億元。去年中糧包裝的純利為4.75億元,收購價的市盈率為16.89倍,喺今時今日嘅中港股市嚟講屬中等偏貴的估值。

易拉罐係一次性消耗嘅消費品,消耗量龐大兼重複性,刁佬亦都因為這宗收購才注意到香港有這類公司。中糧包裝的客戶來頭不小,包括:百威英博、青島啤酒、可口可樂、加多寶、蒙牛、伊利等,這間公司細水長流收入穩定,已進入刁佬愛股名單中,日後可多加留意。

中糧包裝2009年上市8元起步,最高升至10元左右,計及每年4%股息率,摸頂買入的朋友如果想套現回本,可以憑今次全面收購打個和,係今日嘅股市嚟講算係理想結局。以前國企少有放盤出售,刁佬樂見國有資產市場化並成為可買賣的生意。始終國有企業架構龐大,對市場的靈敏度略遜於民企。市場一直傳言國內的流動性將會逐漸放鬆,相信得到資金的潤澤,市場將會有更多的收購展開。

奥瑞金通過今次收購交易,分別由兩所子公司向浦發银行北京分行及香港分行,申請咗人民幣40億及70億元銀行授信。可見彈藥充沛,而且三軍未動糧草已行。刁佬唔相信中糧作為一個國企會為咗5%嘅溢價去放棄與原有國企的合作,相信這一次交易是中國收購合併的風向標,希望奧瑞金作為槓桿收購 Leverage Buy out 的先頭部隊,可以展示中國民企的活力,為日後民企弟兄做好榜樣。

成個中環已經好耐冇大刁,一眾刁神都喺度咬實牙關等北水,刁佬𧫴代表香港的資本市場熱烈歡迎各位國內老闆!

【財經專欄】刁場奇幻錄刁佬

簡介:遊走在中環黑白之間,自覺是個穿著西裝的古惑仔,在波詭雲譎的金融市場中,鑽研刀不血刃的秘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