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投資論壇助港鞏國金地位 兩岸關係成新一輪市場動盪|林子傑
本週,筆者參加了瑞銀集團(UBS)在香港四季酒店舉辦的亞洲投資會議(AIC),該會議吸引了超過2,000 名全球機構投資者、超高淨值個人/家族辦公室、以及來自300 家公司的高級管理層。
今年的AIC意義重大,瑞銀在2023年6月完成瑞信(Credit Suisse) 的合併後,決定在香港繼續延續有27年歷史的瑞信旗艦亞洲區投資會議。
今年,AIC 的議程包括 100 名演講嘉賓和 50 場小組討論,嘉賓陣容星光熠熠包括泰國總理 Srettha Thavisin、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Romer、Megan Smith 以及不少美國和主要國家的前政府高官。
很高興能看到瑞銀在完成跟瑞信的合併後,繼續部署大量資源加強在香港的業務,以發展其在大中華區,特別是大灣區的業務。筆者在在參加匯豐銀行四月主辦的全球投資高峰會(Global Investment Sumit) 上接收到了同樣的策略訊息。
在會議上,我碰見不少本地和亞洲區的基金經理,他們參加會議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可以通過AIC的安排接觸到不少大中華區以外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主要業務在東盟區的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在選擇他們的大型會議地點,是會以資產擁有者(asset owner) 及基金經理的方便出發。因此,為了維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我們必須創造及保存這些有投資決策權的職位。
根據我的觀察,亞洲區投資者現時最關心的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如何影響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及以後中美關係的發展。美國的專家們普遍認為,無論誰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新總統都會支持台灣民進黨當局擁有更多的自治權,而為亞洲區的金融市場帶來新一輪的動盪,全因為這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能一致同意支持的少數政策方向。
筆者希望在未來,在香港看到更多大型金融投資論壇,來鞏固和加強香港金融國際中心和盛事之都的地位。
作者介紹: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資深投資人,半個媒體人。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成員,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HKSI)董事會成員,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非執行董事,上市公司和投資基金的非執行董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及註冊會計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