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各國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哪款更有效?都有哪些副作用?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與此同時,各國疫苗相關研發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目前,全球有多達170款候選疫苗,但疫苗的研發進展、初期臨床試驗結果卻各不相同。無論是研發速度,還是疫苗有效性和不良反應等因素,都是一款疫苗能否推廣上市的重要指標,究竟何者能突出重圍?本文帶讀者一探究竟。
Q1:哪些國家的疫苗研發進展超前?
世衛(WHO)8月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170款候選疫苗,其中的多數(139款)尚處於「發現和臨床前」階段,僅31款邁入「臨床」階段,其中有7款疫苗處於最受期待的3期臨床試驗階段,成為最有希望在第一時間面世的「救命稻草」。
7月20日,英國頂級醫學期刊《刺針》發布聲明,同時介紹了兩款分別來自中國和英國的候選疫苗2期(英國為前兩期)臨床試驗結果,該兩款疫苗都屬於全球率先進入3期臨床試驗的新冠候選疫苗。世衛認可的7款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的候選疫苗中,有4款來自中國,1款來自美國,1款來自英國,還有1款由全美最大藥廠輝瑞(Pfizer)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
此外,俄羅斯8月11日宣布註冊全球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但由於其並未按慣例與國際同行分享前兩期試驗結果,儘管其宣稱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世衛並未對此表示認可。
Q2:疫苗有效性孰優孰劣?副作用如何?
對比全球主要疫苗的初期臨床試驗結果,其中,英國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前兩期試驗所有受試者對該疫苗均耐受,並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強大免疫應答,抗體和殺傷性T細胞的保護效果至少維持2個月。副作用包括局部和全身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疲勞、發冷、發熱、不適和肌肉疼痛等,但實驗中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
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和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研發的疫苗,1期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對人體安全且能夠在所有受試者體內誘導免疫應答,接種了兩劑疫苗的受試者體內的抗體水平很高,超過新冠康復者體內的平均水平。超過半數受試者出現輕度或中度副作用,包括疲乏、畏塞、頭痛、肌肉痛和接種區域疼痛等。第二次接種後副作用更普遍,但不會發嚴重不良反應。
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前兩期試驗疫苗能在受試者中誘導強效免疫應答,所有劑量單次注射後的21天都出現抗體,受試者的中和抗體水平是新冠感染康復患者的1.9倍到4.6倍。副作用同樣屬輕中度,不良反應與劑量大小成正比,未報告有嚴重副作用。
而在中國,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研發了兩款疫苗。其中,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疫苗前兩期試驗顯示,疫苗能在該年齡組人群中有效誘導產生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水平也與其他疫苗研究報導的水平相當,證實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發熱,但「均為輕微和自限式,不需任何治療」,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疫苗,受試者抗體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新冠抗體陽轉率100%。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程度則「均遠低於已上市各類疫苗」。
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研發的疫苗,一期結果認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受試者全部產生了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二期結果也顯示具備安全和有效性,能夠誘發免疫反應。副作用則包括全身性疲勞、發燒、頭痛、注射部位疼痛等一種或多種不良反應,無危重不良反應。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研製的疫苗,前兩期結果認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輕度疼痛,以及個別受試者出現乏力及低熱等,無嚴重不良反應。
Q2:哪些疫苗可能最早面市?
中國方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研發的疫苗,今年6月25日就已獲批在軍隊內部使用。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分別研製的兩款疫苗,預計都將在今年底上市。
海外方面,英國藥廠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預計今年10月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美國莫德納公司和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的疫苗則預計於暑期結束前完成試驗,最早11月問世。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研製的疫苗,則有望最早於10月上市。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