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卸任|Last Day哽咽告別 任內與記者交鋒「金句」獲讚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周五(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當日是其任內最後一場的記者會,並且不再擔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一職。現場影片看到,耿爽向在場記者告別時語帶哽咽,他最後在台上抱拳稱「後會有期」,才再次露出微笑。
耿爽自2016年9月26日亮相以來,近4年共主持約400場記者會,他經常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金句」連連,不時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許多內地網民也對其卸任表達不捨,紛紛在微博留言稱「祝耿叔前程似錦」。

耿爽最後一次以外交部發言人身份舉行記者會,他向在場傳媒告別。(央視截圖)

耿爽周五在記者會上說,「因為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即將奔赴新的崗位,今天應該是我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最後一次舉行例行記者會……作為一名中國外交官,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繼續地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誼作出自己的努力與貢獻。」

耿爽在前述一段話的開頭語帶哽咽,但後來情緒變得平靜,最後抱拳說出「跟大家道別,我們後會有期」時還展露笑顏,他其後到台下與部分記者握手合照,然後離開會場。官方未有宣布耿爽的下一個崗位,據星島引述消息透露,耿爽將升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特命全權大使,晉升為正局級幹部。

+3

資料顯示,耿爽今年47歲,北京人,碩士研究生畢業。是一位履歷豐富的資深外交官,曾在外交部國際司、國際經濟司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工作,具有豐富的多邊外交工作經驗。1995年至1999年,耿爽從外交部國際司起步,其後成為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直至2003年。他在國際司工作了8年,歷任三秘、副處長、處長、參贊兼處長。

外交學院教授王燕曾教過耿爽英語精讀課,她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評價耿爽是一位中規中矩的學生,「成績中等偏上,不屬於最好的那一類。尤其他屬於不太愛說話的那類學生,話不多、很嚴謹、也不喜歡出風頭。」

多位常年參與記者會的中外記者則透露,相較於其他發言人,耿爽是在每次記者會結束之後最經常直接到台下與記者們面對面交流的發言人之一,幾乎每一次他都要與記者進行一些面對面的近距離交流之後再離開現場。

耿爽(左)於2016年9月26日首次亮相藍廳並主持當日例行記者會。(中新網)

據悉,中國外交部是全球唯一一個每個工作日都舉行記者會的外交部門,而耿爽是外交部自1983年3月1日正式設立發言人制度以來的第30任發言人,於2016年9月26日首次亮相藍廳並主持當日例行記者會。

經內媒梳理,在耿爽主持的近400場記者會中,有超過270場都是在2019年,尤其是在6月和7月,他各主持了14場記者會,幾乎「全勤」。面對記者尖銳提問,耿爽以外交部發言人身份曾留下許多「金句」,外界對此有讚亦有彈:

2018年4月4日,在被問及中方對美方公布對華301調查徵稅產品建議清單如何回應時,耿爽表示,「美方有清單,中方也有清單。請大家稍安勿躁,該來的都會來,並且很快會來。」

2019年5月7日,有記者向耿爽提問:「你提到讓我們去問有關部門,我們向他們發傳真詢問中美貿易磋商是否會如期進行,但沒有收到回覆。請問我們到底該問哪個有關部門?」耿爽回應:「有關部門當然就是有關的部門了,無關的就不能稱為有關部門,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要向他們詢問。」

2019年5月31日,在回應美方稱中國正成為一個虛弱的國家,耿爽表示,「我要正告美方,不要高估自己的造謠能力,也不要低估別人的判斷能力。真正的底氣不是來自於反復重複的謊言和謬論。」

2019年7月6日,在回應英國前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稱《中英聯合聲明》仍舊有法律約束力、英國支持香港居民捍衛英方為其爭取來的自由時,耿爽在回應時用了十個成語,包括「居高臨下、指手畫腳、不知悔改、信口雌黃、自作多情、癡心妄想、厚顏無恥、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自不量力」。

2019年7月13日,在回應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就宗教問題指責中國時,耿爽回應道,「美國號稱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燈塔,但這燈塔似乎不怎麼亮了。美國號稱要解決中國和全世界的問題,但這似乎有點大言不慚。美國沒有這個責任,也沒有這個授權,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水平。」

2020年3月20日,在回應有言論稱中國製造的防疫產品「帶毒」時,耿爽駁斥稱,「如果有人說『中國製造有毒』,那麼請說這種話的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要戴中國製造的口罩,不要穿中國生產的防護服,不要用中國出口的呼吸機,以免染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