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風波】默克爾難一錘定音 美國「大義」敘事奏效?
11月27日,美國《外交政策》刊出題為〈歐洲對華為的反彈已來臨〉(Europe’s Backlash Against Huawei Has Arrived)的文章,作者為駐柏林記者Noah Barkin,他指德國對中國科技的抗拒正逐漸升溫,漣漪效應將影響全歐洲。
德國鷹派大舉反擊
根據這篇文章,默克爾的盤算很簡單,積極目標是期望可以在2021年卸任前,率領歐盟與中國簽訂投資協議,獲取國際外交成果,消極目標則是唯恐如果封殺華為,會招致中國報復。中國是德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不論是拓展或穩定雙邊經貿關係,柏林都不宜在華為問題上大做文章。
去年德國執政聯盟競選失利,默克爾雖保住總理之位,但就宣布了卸任計劃,讓出黨魁之位予,由國防部長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接任。最後一屆任期過了一半,這位掌政將逾15年的歐洲領袖還餘下多少政治能量,實在是難以評斷。至少從該篇文章來看,默克爾的政治生涯經已是強弩之末。
默克爾9月訪華,被指遭受中方施壓,其後亦為德國的5G安全標準「減辣」,招致執政聯盟強烈反彈。11月23日,基民盟通過提案,要求裝備商必須證明符合一系列安全標準,方可參與建設5G網絡;早於10月,聯邦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呂特根(Norbert Röttgen)已追擊華為,動員跨黨派議員向政府施壓。
人權議題滲入華為風波
默克爾亦並未統一內閣意見,例如卡倫鮑爾和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均公開持異議。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傾向支持華為,最近更因而與美國駐德大使隔空口角,但時至近日,他也呼籲要鼓勵歐洲的5G供應商,以與華為競爭。
在西方傳媒筆下的華為風波,「『經濟』與『國安』兩難」是常見主題,而該篇文章更加上「人權問題」,提及新疆「再教育營」和香港連月示威。儘管華為否認指控,但這些事件不只影響觀感,還帶出對華為的長年質疑,例如指該公司實由中共控制,並且積極參與建設其「監控國度」。
上述敘事呈現美國的宣傳攻勢,一邊是華為的科技不可靠,有「安全後門」,另一邊是華為與中共密不可分,而中共有侵害人權之嫌。在這敘事中,中國是個道德存疑的大客戶,西方陣營如果不強力反制,等於是「出賣原則」以換取金錢,而華為近年捲入各類司法和政治問題,正代表事態不容和稀泥,要作一取捨。
華府對歐兩面「攤牌施壓」
這一敘事自成脈絡,亦明顯在德國奏效,可是未有與事實的另一面相銜接。美國宣傳攻勢不只是「曉以大義」,實則還有「攤牌施壓」,美歐貿易戰雖未算是全面爆發,但難保不會隨時升級,而華府作為北約領袖,與歐洲各國情報網相連,如今也表明如盟友「放生」華為,可能會影響安全合作事宜。
《外交政策》一文指,德企如西門子依賴中國市場,可是德企又何嘗不是要顧及在美利益呢?德國電信為美國第三大流動通訊商T-Mobile的母公司,於11月獲聯邦通信委員會有條件「放行」,批准與第四大流動通訊商Sprint合併;同樣在11月,傳出德國電信未來兩三年將換走「亞洲零件」,變相剔除華為。
回到國際輿論場,中國和華為都表示毋懼封殺,否認各類指控,同時批評美國行徑實屬「霸凌」。然而毋可否認的是,這類「受害人敘事」只可化為「嚴正聲明」與「嚴肅表態」,無法提供源源不絕的「故事」,歷久常新又點滴累積,故此單講宣傳一項,中方就只能一直處於守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