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病逝|不認同李光耀「亞洲價值」 李登輝:我死後民主還在
「混亂但自由的台灣,民主制度在李登輝之後還會永續經營;有秩序但沒自由的新加坡,李光耀的政治體制,將與其一起長眠地下。」
有關「兩李」,美國政治學家、名著《文明衝突論》的作者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嘗有「台灣混亂但自由,而民主制度在李登輝之後還會永續經營;新加坡有秩序但沒自由,而李光耀的政治體制,將與其一起長眠地下。」此一評價。
先於李登輝一步離去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與李登輝份屬同輩,早年亦有互動情誼,兩者所領導的國家之處境更是不無相似之處。李光耀過世後,李登輝回憶,蔣經國對李光耀很是照顧——新加坡軍隊其時是由台灣訓練,即所謂「星光計劃」。然而縱使歷史上台灣與新加坡關係良好,但他也直言,李光耀與他「思想不一樣」。
李登輝生前謂李光耀所擁抱的「亞洲價值」,就是中國社會5,000年歷史中「皇帝制度要管到底」,一家族全家人都要管政治;李登輝認為最重要的是「自由民主」。談到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李登輝更指「他是靠中國,但是我不愛靠中國,台灣應該靠自己站起來」。
李登輝所指涉的「亞洲價值」,有論者指出其為「亞洲式發展停滯」,「也就是中共不過是,中國5000年『膨大時間』之中,進步與退步的不斷循環的『螺旋』的一部分」——在李登輝眼中,新加坡正是處於彼等「進步與退步的循環」中之的「小中國」。論者認為,「台灣整個發展到了兩蔣時代,本來也是這個致命螺旋的一部分,但是李登輝徹底的改變了台灣的命運,而且安全的走向民主的執政輪替」。
道不同,不相為謀,中華民國前外長錢復接受訪問時曾指出,李光耀與李登輝是「相互競爭」之關係;「兩位李先生有次在台北會面,雙方你來我往,話題幾乎沒有交集,讓氣氛很尷尬」——李光耀「批評台灣太民主、太自由,讓李登輝不得不反駁」;李光耀對台灣的新聞自由十分有意見,曾在一次會面中直言「再這樣下去,你們國家早晚要倒楣」。錢復指,「也許李光耀說得對——對『朕即國家』的皇帝來說,新聞太自由不但『官不聊生』,連皇帝也要『倒楣』。台灣並不是這樣,整個國家是人民的,人民好得很。」
話雖如此,新加坡對李登輝來說,還是有特殊情感。李登輝就任總統期間,第一個外訪國家正是新加坡;當時李光耀以「台灣來的總統」來稱呼李登輝,李登輝則回以一句令新聞界很是傳頌的話,「我不滿意,但可以接受」。有論者認為,「其實一語道破了整個台灣後來的發展路徑」——「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