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不願結婚未必不愛你 5大徵兆測出「彼得潘症候群」在想什麼

撰文:李星慧
出版:更新:

即使在穩定交往,但提起結婚對方還是意興闌珊?那些不想定下來、無法付負責任,甚至只想搞曖昧的男生也許都是「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
面對身邊不願長大的小飛俠,你要成為只懂付出的Wendy還是及時行樂的Tinker Bell?

即使在穩定交往,但提起結婚對方還是意興闌珊?對方也許都是「彼得潘症候群」(《春夜》劇照)

近日友人哭訴與男朋友的關係似乎愈走愈遠,理由是交往五年,對方卻仍沒有跟她在一起一輩子的決心。女生想結婚而男生不想,這樣的故事情節幾乎在我們接近30歲時每天發生。想當初就是被他的孩子氣所吸引,覺得只要待在一起時開心快樂便已足夠。只是自你們相識那刻開始,對方便再也沒有長大變得成熟,如此毫無道理的一群人被心理學家定義為「彼得潘症候群」。

「彼得潘症候群」就如生活於夢幻島上的小飛俠,永遠不會長大亦逃避成長。(《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劇照)

心理學家 Dan Kiley於著作《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中提出了「彼得潘症候群」的概念,指出這類人因缺乏責任感而無法承擔成人世界的責任,他們就如生活於夢幻島上的小飛俠。島上沒有時間的限制,小飛俠永遠不會長大,當然,他亦逃避成長。

按圖看「彼得潘症候群」的個性特質: 

「彼得潘症候群」奉行活在當下的宗旨,著眼的只有現在,所以總是令人產生錯覺。這刻他可以是全世界最浪漫的人,而你亦在濃厚的愛意中開始憧憬未來。只是過一陣子後,才發現現實不如幻想般美好,對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令你懷疑他是否愛自己。心理學家Humbelina Robles Ortega指出,「『彼得潘症候群』無法承擔成年人應有的責任,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卻不願意以同樣的愛回報別人。」

「『彼得潘症候群』無法承擔成年人應有的責任,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卻不願意以同樣的愛回報別人。」(《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劇照)

渴望對方回應自己的愛並不過份,付出當然需要求回報。不過,不少女生為了要與「彼得潘症候群」好好相處,在不知不覺間墮入了「Wendy Syndrome」的困境中。正如故事中小飛俠與島上的男生們希望充滿母性的Wendy可以成為他們的母親,「Wendy Syndrome」便是指那些抱有幻想,認為小飛俠總會長大,同時過度付出的女生。

有時候,「彼得潘症候群」會為了避免衝突而被動地回應對方的訴求,但事實上他們沒有作出實質的改變,只會令對方再次失望。作為他們的伴侶,可以誠實而直接地說明他的行為如何影響你,並期望他改變,最好還是向心理專家求助。如果你不想如Wendy般母愛氾濫,又無法改變自己成為Tinker Bell,也就無謂勉強自己繼續等待得不到的愛情,不如放手,去尋覓那個可以給予你屬於成年人才擁有的溫暖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