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桌遊】不hea玩、不讓賽 社工媽媽以桌遊建立優質親子時間
上課、做習作、溫習、上興趣班、做運動……種種工作完成後,小孩所剩下的玩樂時間着實不多,在僅餘有限的時間,你會選擇跟小孩玩甚麼呢?
Mimi媽媽是一位社工,數年前開始接觸桌上遊戲(下稱桌遊),除了工作時常以桌遊作輔導工具,閒時亦愛與就讀三年級的兒子謙謙以桌遊來交流,傳統的棋類遊戲、紙牌遊戲或圖板遊戲都是她們的心頭好。「與打機相比,桌遊的互動性很高,可藉此與小孩作情感上的交流。」
攝影:鄧倩螢
這日午後,記者準備了數盒桌遊,讓Mimi及謙謙試玩作熱身。「這是快手鬼鬼!我識玩!」
謙謙一眼便認得記者拿出的桌遊。快手鬼鬼是一個考判斷力和速度的遊戲,除了圖卡,還有紅色梳化、藍色書本、灰色老鼠、綠色瓶子和白色鬼鬼五個道具,玩家需就卡上的提示,鬥快搶走正確道具。
圖卡揭出後,謙謙在兩個答案間猶疑不決,把梳化和書本隨手抓起又放下。在謙謙施展「彈弓手」期間,Mimi已找出梳化才是正確答案,一下便抓起。
「哎呀,這是我先取呢!」謙謙嚷着不服。
「但你剛剛已經放下了,所以我才取的呀!」Mimi緊握梳化道具毫不讓步。
「那我直接取走卡片得分也可以呀!」謙謙試圖直接搶走台面的卡面得分。Mimi指謙謙「彈弓手」的行為違反遊戲規矩,二人爭持不下,討論數句後,謙謙便開始生悶氣,索性用咕𠱸蓋起自己拒絕再玩。
「好吧,那你先休息一下,你可以便再來跟我玩吧。」Mimi也不強逼謙謙,着他先冷靜一下。
讓賽沒意思
「男孩子嘛,好勝心較強,鋪鋪贏他就最開心,但這樣他便沒有任何得着,會輸了人品,我會企硬跟他說道理。」Mimi說謙謙為了勝出,偶爾會在遊戲途中加插些可讓自己「贏晒」的規則,製造對他有利的局面,但Mimi從不讓步,會認真地跟謙謙討論、釐清規則,不希望過份的溺愛令兒子變得霸道任性:「他當然會忟、發脾氣,但我亦會堅持。玩桌遊我從不會留手,因為這樣可以訓練到他的抗逆力、不怕輸的精神。我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企硬跟他說道理、堅持不依他外加的規則玩,他不可能捉着我的手去玩。他冷靜下來想一想,便會認同我,然後便會繼續玩。」
記者笑問其實是謙謙貪玩,才會「妥協」吧,Mimi也笑說對,其實大家也是貪玩。「又或遊戲開始前先商量好大家都接受的規則,這也是一種互動,我們可以藉此交流想法。」
桌上遊戲是指不需插電、在桌面上、多人同時面對面進行的遊戲,例如版圖遊戲、棋類、Board game。
需要同時運用多種思維模式,訓練語言表達及情商能力。
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進玩家的感情。
貪玩媽媽 以遊戲提升親子關係
「打遊戲機與桌遊最大的分別是一個為電子遊戲,一個是實物,以及人與人之間有緊密的互動,可以見面、很多人同時專注一件事、可以觸摸、一起笑,又有即時反應,互動性比打機強。」Mimi在3年前開始接觸桌遊,工作時會用作輔導、或破冰遊戲。認識到桌遊的好處後,便開始與謙謙玩:「一開始玩有學習性的遊戲為主,現在則會就他的喜好來選擇,例如一些色彩繽紛的,競爭性較大,可以動手動腳的。」Mimi指家中備有的遊戲不多,多是重玩性高的才會購買,例如波子棋、飛行棋、大富翁,現在謙謙熱愛的則是「大格鬥」(搶地盤遊戲)。
休息了一會,Mimi決定轉換遊戲,重新吸引謙謙興趣,這次玩的是大格鬥,玩家需變身成起重機,把呆臂帶上額頭,吊起道具砌出指定建築物。
看到大大小小、色彩繽紛的組件,雖然謙謙情緒還未完全平復,但仍躍躍欲試。當時我們身處在一家小Cafe,身後還有其他客人在聊天,環境不算十分寧靜。繩端的吊勾和建築物上的洞都頗細小,即使是大人也難以控制,為了砌出正確建築物,謙謙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面前的吊臂,小心翼翼地挪動身體,最後成功把疊起建築物。
「桌遊是需要很高度的專注力才能玩到的遊戲,因為身邊或會有很多聲音擾亂,自己又會很興奮,要在不被干預的情況下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但Mimi除了專心與謙謙比賽,亦不忘不斷作出鼓勵,「加油!」「還爭一點點!」「Yeah!謙謙你成功了!」看起來Mimi比謙謙更忙呢。
延伸閱讀:
【桌遊教學】小學生玩桌遊變小領袖 學習解難處理衝突
【親子桌遊】社工教你5個遊戲規則 精選10個入門級推介
記者笑問Mimi其實是否一個貪玩的媽媽,因為這不同帶小孩上興趣班,要學習桌遊玩法之餘、還要親身上場,投入其中,除了時間,還要付出精神。「哈哈,你說得對呢,其實我也是貪玩。」除了不讓賽,Mimi表示亦不能「hea玩」,因為小孩會感受到父母的注意力是否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心機跟自己相處。「玩桌遊後,大家的親密度提高了,他覺得媽媽會專心跟他玩,不會顧着做家務,這段時間沒有其他人,和媽媽一起玩的片段是Happy Moment。這是上興趣班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