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指這類人可多食大閘蟹?附兩大穴位及消食湯水助健脾化濕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農曆八、九、十月份是大閘蟹的當造季節,想必諸多愛蟹之人已經垂涎欲滴。大快朵頤前須注意大閘蟹屬於肥膩之品,過量進食會損傷脾胃,大家想過自己是否適宜食用嗎?應該如何處理和食用會比較健康?
本文作者:博愛醫院陳杰中醫師

陰虛火旺的人可多食

大閘蟹屬於性質陰寒之物,更年期婦女如伴有潮熱盜汗等陰虛火旺之表現可以多食,用以滋陰降火。

脾胃功能不佳者應慎食

過量進食大閘蟹會增加腸胃負擔,容易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引致飲食積滯,痰濕內生,並可引發腹脹腹瀉等。

有下列徵狀人士建議少吃大閘蟹

➢ 平素怕冷,容易手足冰冷,有陽虛內寒之表現者

➢ 容易嘔吐腹痛腹瀉,脾胃虛弱者

➢ 老人家正氣較弱,脾胃功能不足

➢ 肥胖、高血脂,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人士

➢ 對於蝦蟹等貝殼類食物敏感者

➢ 患有濕疹等皮膚疾病的人士

小朋友每次半隻不宜多

小朋友脾胃虛弱,容易出現胃腸道疾病,故建議每次只可以少量進食大閘蟹,每次不超過半隻。

兩種配搭可緩解大閘蟹寒性

烹調大閘蟹可以加入生薑、紫蘇葉同蒸,二者性溫且能中和蟹之寒性,還可除腥味,紫蘇葉能解蝦蟹之毒。此外,更可以配搭一杯薑茶或者紫蘇茶以緩解大閘蟹的寒性。

成人在食用大閘蟹時更可佐以少量黃酒來中和寒性並增加風味,黃酒由穀物釀造,穀物能化生氣血,亦能溫養脾胃,此法不適宜酒精敏感者。

兩大保健穴位推介 助健脾化濕

大量進食大閘蟹後可以按揉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等來健脾化濕。

1. 足三里:

定位:膝蓋下方外側凹陷下四橫指,脛骨前緣外側 1 橫指。

功效:補氣健脾和胃,改善腹部脹悶,以及疲倦等症狀

2. 陰陵泉:

定位:陰陵泉位於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功效:健脾祛濕,改善身體困重,以及腹脹腹瀉等症狀

每天可以按摩以上穴位 3 次,每次 3-5 分鐘,至穴位出現酸脹感為佳。

健脾消食湯水推介 (3-4人份量)

材料:黨參 20 克、陳皮 10 克、茯苓 20 克、炙甘草 10克、白朮 20 克、熟薏苡仁 30克、山楂 15 克

製作方法:

1. 先將豬肉汆水

2. 以上材料加水 2000ml,浸泡 30 分鐘,

3. 大火煮沸之後用文火煲30分鐘,即可享用。

功效:有助溫補脾胃,祛濕止瀉,消食去滯

如有任何疑問,請查詢註冊中醫師意見。

博愛醫院陳杰中醫師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