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中醫分享應對病情初期及後期身體調理 附3大預防方法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主要是透過患者的排泄物及呼吸道的飛沬或玩具等直接接觸傳染;而接觸患者穿破了的水泡亦能感染此病。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由於傳染性頗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做成爆發性傳染。
以下撰文:博愛醫院林之蘭中醫師

甚麼是手足口病?

故名思義,手足口病影響範圍甚廣。疾病初期常見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發燒後1至2天,口腔可能出現疼痛的水皰,起初呈細小紅點,隨後形成潰瘍。潰瘍通常出現在舌頭、牙齦和口腔內側的兩頰。此外,手掌、腳掌,甚至臀部或生殖器也可能出現紅疹,並伴有輕微癢感和小水皰。大部分患者病徵輕微,通常在7至10天內自行康復。手足口病患者有時也可能無症狀,或僅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症狀。

小朋友如何感染到手足口病?會復發嗎?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約為3至7天。這段時間內,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但仍具傳染性。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破損的水疱或糞便,以及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病發初期的患者具有較高的傳染性,而病毒在數星期後可仍然存在患者的糞便中。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仍可感染由其他類型的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中西治療方法

按衛生署防護中心指引,目前沒有疫苗預防或特定的藥物可以治療手足口病。西醫或會給予藥物來緩解手足口病引起的症狀,如發燒和口腔潰瘍的疼痛。而手足口病通常是自限性的,並且在7至10天內自行康復,適當的支持療法可以幫助緩解症狀。

中醫方面,手足口病類似溫病伏邪,是指感受邪氣後未立即發病,而病邪潛藏在體內,延遲一段時間才發病的溫病,而暑邪、甚或夾濕,是主要伏藏的病邪。病發後出現裡熱內鬱症候:發熱煩躁、口渴、尿赤、舌紅等。若伏邪由裡達表,透疹——皮疹出現而逐漸結痂消退,則邪勢衰退,病情會逐漸好轉。若出現傳變趨內——則伏邪進一步內陷深入,則病情加重。

針對鬱熱傷陰可能,在溫病治療期間採取清、透、養的原則。清:清洩裡熱、透:透邪外達、養:養氣益陰。譬如在初期宜輕清宣透、辛涼解表,常用桑菊飲、銀翹散;當溫熱病邪由衛分到氣分——即由表入裡時,或寒邪鬱而化熱,出現邪熱壅肺,譬如發熱高燒、咳嗽喉痛甚時,常用麻杏石甘湯表裡同治;內傳而病勢加重、濕熱邪毒時,譬如出現胸悶腹脹、腹瀉時,可用甘露消毒丹等方利濕化濁、清熱解毒;而病後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大便硬時,則可用沙參麥冬湯、生脈散等益氣養陰,簡單煲清補涼、雪梨南北杏等食療也可。

預防及處理

為了預防手足口病的傳播,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患兒生活建議:

1.洗手、洗手、洗手

- 接觸口、鼻或眼睛前後;進食前、接觸水疱後、如廁後。
- 可以使用 1:49 漂白水清洗受患者污染的日常用品。
- 使用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並搓手至少20秒,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擦乾。
- 注意!酒精搓手液不能有效殺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所以不應該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洗手。

2. 注意周遭事物

- 為了避免將病毒傳染,患兒應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直到所有水疱乾燥為止。
- 進食時使用公筷,避免與他人共享食物或飲料。
- 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 在打噴嚏或咳嗽時,使用紙巾遮住口鼻。
- 避免與患兒有親密接觸,如親親和擁抱。

3. 小心觀察再檢查

- 當發現學校或院舍爆發手足口病期間,避免參與集體活動。
- 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小朋友病情,檢查潰瘍、皮損、皰疹的位置,記錄發燒、嘔吐、腹瀉等時間、次數。
- 如果出現持續高燒、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等情況應立即求醫。

博愛醫院林之蘭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