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一文看清胎兒感官成長過程 專家:這週起可進行音樂胎教

撰文:糰子
出版:更新:

相信每位準爸媽都好奇寶寶在子宮裡的成長經歷,到底寶寶能感受到些什麼?懷孕16週起,媽媽就會開始感受到胎動,胎教做得好,能加強母嬰連結。以下來一起窺探寶寶在子宮裡的感官成長過程。
本文作者:健康顧問及嬰幼兒睡眠專家禤秀雯 (IG@stephanie.huen)丶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博士

16至20週:運動胎教

普遍來說,懷孕16週至20週起,媽媽就會開始感受到胎動,反映寶寶在子宮裡開始活躍起來。胎兒開始發展五官感知,而胎教正正可以從此時做起。

媽媽可以輕撫肚子四周,也可以配合香薰精油按摩肚子,讓胎兒感受到媽媽的愛和關懷;亦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瑜伽伸展動作,除了可減輕壓力外,也可營造放鬆的環境給胎兒。

21至24週:遊戲胎教

此時媽媽感受到的胎動可能比之前更為強烈,這是因為胎兒肌肉發展越見成熟,雙腿強而有力,會經常移動和翻身。

媽媽可以有節奏性的在肚子不同的地方輕拍幾下,看看胎兒會否有所回應,例如在你拍的地方回踢兩下。在你用手有力地在肚皮上移動時,胎兒也可能會跟著你移動!

25至28週:音樂胎教

隨胎兒腦部發展和感知能力變得更加成熟,他們甚至開始感受子宮內外的聲音律動。媽媽可以唱歌或播放你所喜愛的歌曲,一起感受音樂律動。

29至32週: 晝夜胎教

媽媽有規律的晝夜作息對胎兒的發展有許多好處。媽媽在日間可以多感受陽光,晚間可以保持睡眠環境昏暗,有助獲得更佳睡眠。外國更有書籍曾提出,胎兒更可能感應到晝夜的分別,雖然這或只是有趣的猜想,但媽媽建立好的晝夜生理時鐘,能與寶寶一起睡得更好,百利而無一害。

33週至分娩:對話胎教

自小閱讀對學習語言有所幫助,而早在胎兒33週起已經可以開始讀床邊故事。閒時與寶寶說說話、叫叫寶寶的名字和碎碎念,他們都能聽得見,更開始學習辦別爸媽說話的聲音。

新生命總是被期待,許多父母在孩子未出生已作超前部署,對於教育尤其焦急;當然也總有家長朋友反問,不想太「怪獸」,「這麼早就談胎教,難道不太誇張嗎?」別誤會,這裡與大家談的並不是早早給未出生的胎兒讀課本。真正的胎教,是媽媽和寶寶的心靈補給,最重要是放鬆心情來與寶寶互動。

外國曾有一項有趣的小實驗,發現許多初生嬰對紅蘿蔔汁都不太感興趣,甚至會臉露不悅;但如果媽媽懷孕時連續三週經常飲紅蘿蔔汁,這些寶寶卻出奇地對紅蘿蔔汁異常喜愛。箇中緣由雖然難以考究,但某程度或在說明,寶寶早在子宮內已透過媽媽感受世界,摸索喜好!

(上述建議僅供參考,如有任何健康疑慮,請及時咨詢家庭醫生或兒科醫生。)

本文作者: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鄧詩琪博士 / 健康顧問及嬰幼兒睡眠專家 禤秀雯 (IG@stephanie.huen)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