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有條件獎勵?3個育兒方式錯得離譜 卻竟獲很多人吹捧
沒事刷短新聞時,總是能刷到一些「另類」的育兒方式:
比如面對孩子公共場合打滾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想喝杯奶茶。
比如孩子玩玩具不好好吃飯,媽媽嚐了嚐孩子碗裏飯說「還是你的飯更好吃,我要把你的都吃掉」,孩子要也不給,誰讓你剛才不吃的,直到急得孩子哇哇大哭。
比如出門走累了,孩子想要抱抱,媽媽說「我也好累啊,寶寶可以抱抱我嗎?」、「你都不抱我,你不愛我了」。
搜索類似的視頻,不管是播放量還是點讚量都非常高,而且從評論區來看,大部分人都是肯定的。
很多人都在這種方法中感到了「爽」,都是第一次當人,我憑甚麼慣着你?所以,這種不憋屈又簡單易上手的方法,很容易就吸引大家爭相效仿。但很多網上流行的育兒方法,雖然看上去效果顯著,但可能會帶來很多副作用,也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創傷。
相關文章:「快給我滾!」奀皮兄弟無禮趕走食客 被拍片公審孩子媽媽也回應
1. 以毒攻毒式反向育兒
反向育兒是近幾年很流行的一種育兒理念,主打一個用魔法打敗魔法。
孩子晚上看電視,不寫作業,那就讓孩子看個通宵;孩子沉迷遊戲,無心學習?那就請假一周打遊戲打到夠;孩子不睡覺非要出去玩,那就帶孩子暴走到天明,想睡都不行。
這種以毒攻毒式療法,看似讓孩子體驗到了後果,意識到了錯誤。但把握不好度的話,那便是一種懲罰性交流,而不是教育性交流。因為很多人跟風使用反向育兒時,不是出於教育的目的,而是抱着「讓你吃點苦頭」、「看你出糗」的懲罰或敵對心態。
這種心態在孩子後悔的那一刻,表現得淋漓盡致:或嘲諷「你不是說要一直看電視嗎?接着看啊」、或苛責「都說了讓你穿衣服,現在知道冷了吧」、或鬥氣「你不是想玩嗎?就讓你玩個夠」……
怎麼看,都不像是為了教育,而是來自上位者趾高氣昂的「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抱着這種心態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更像是一種懲罰和虐待。這樣養大的孩子會更叛逆,也更容易情緒崩潰。因為雖然孩子知道下一次不能這麼做,但他依然不知道下次到底該怎麼做?
如果感情缺席,再好的教育方案都是沒用的。如果孩子對你的信任崩塌,甚至帶着恨意,就算現在變得聽話,將來也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反抗回來。
金惟純先生有本書叫《人生只有一件事》,裏面有這樣一段表述:如果孩子是喜歡你的,想要成為你的樣子,那這就是你做父母最大的成功。當時讀到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我得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孩子才會喜歡我,將來才會想成為我。」
至少,肯定不是這種來自上位者的蔑視和嘲諷。
2. 誰還不是個寶寶了,我憑甚麼讓着你?
現在逛街,經常會看到,孩子在路上想要一個玩具,父母不同意,孩子哭。家長就抱着手臂在旁邊看着,不哄也不抱,就在一旁冷冷看着;還有放下娃轉身就走,急得孩子在後邊,邊追邊喊媽媽。
很多年輕的媽媽,養娃都追求一個公平:「誰還不是個寶寶了?我媽平時還讓着我呢,我憑甚麼讓着你?」所以,當那些未經馴化的人類幼崽們,帶着不加掩飾的慾望像父母伸手:「我要這個!我現在就要」時,很多人為了不「縱」孩子,變得「格外」有立場。
說不行就是不行!
說不買就是不買!
說不給就是不給!
我能理解面對孩子無理取鬧後上頭的心情,但拒絕孩子的要求可以,千萬不要拿小孩的感情開玩笑。冷漠圍觀或假裝拋棄,孩子每次都會妥協是很爽,但那種被拋棄、被孤立的感覺,孩子真能記一輩子。若干年後,孩子不會記得他沒買到一個玩具、沒吃到一個冰激凌。但他永遠會記得,父母抱着胳膊冷漠圍觀的眼神,和頭也不回就走的背影。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他從你的語言和神態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冷冰冰」,就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我否定中。
孩子哭,剛開始可能是因為沒有得到那個東西,後邊通常就變成了「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的試探。越是不確定,越會哭鬧着試探,越是得不到,越想要擁有。小時候,他們還能「沒皮沒臉」的撒潑打滾鬧一鬧,長大後,孩子越來越有自尊,你就聽不見孩子的聲音了。所以這種時候,真的很想請出那句,說出來會被嫌棄的話「他還是個孩子啊」。
那就因為他小,我們就要讓着他嗎?當然了,不然呢?不然人家為甚麼給你叫媽?
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也能瞬間做到理性分析、嚴謹思考、接納現狀、調節情緒。
當然,很多人也不是不能讓着孩子,而是希望能利用這一招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知難而退,因此表現的「有教養」,不要變成「熊孩子」。但有教養的孩子,一定不是逼出來的,而是被愛滋養出來的,被溫柔以待出來的。
反而是,長久被延遲的孩子,物質慾望和被愛的慾望不斷被壓抑,更容易出現,越得不到的越想要。這種慾望,一旦父母不在場,便需要釋放。所以很容易出現你給不了,那就換個「對象」求助、換種「方式」去要。
物質與愛,都是如此。
相關文章:弟弟哭鬧2個半小時 爸媽大崩潰 6歲哥哥盡顯高EQ反過來安慰爸爸
3. 提要求,交換需求
我們這代父母呢,人權意識提高了,但包容性變低了。凡事都主打一個「不吃虧」——想得到你要的,就必須做到我說的。又想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需求,又想趁機教育。所以很多家長啊,往往喜歡在孩子提出需求時,趁機附加一些前提條件:
.想吃零食,那就中午好好吃飯,不然就不給你;
.想晚上去公園,那現在必須老老實實睡覺,否則就不帶你。
如果孩子的生存模式,是我必須付出些甚麼才能交換滿足,這會讓孩子覺得「想要的慾望」是有代價的,是必須要犧牲或做到些甚麼才能獲得。這是非常有毒的一點啊。
辦公室有一位90的小夥伴,每次大家點奶茶或是想吃個小甜點,她都很少參與,問起原因,就是改天吧,等任務完成在犒勞自己。但其實,下了班她也不會買。別人邀請她去探店、旅遊,她也總是說,下次吧。
她真的不喜歡奶茶,不喜歡旅遊,不喜歡參加朋友的社交活動嗎?不是的。
她說,自己就像對快樂、幸福的事過敏一樣,哪怕再小的一點快樂,都無法心安理得地享受。總覺得自己該付出很多努力,取得很多成就,才有資格享受這些。
究其原因,可能是父母從小到大的嚴格要求吧,小時候每當她提出想要甚麼的時候,媽媽都會拿個小本本記下來,然後等價交換成一些條件:想要吃零食,就必須照顧弟弟;想要看電視,就必須晚飯後洗碗。
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她長大,後來她從母親的手上接過了這個本子,每當自己需求時,也都會在心裏先圈定一個目標,完成了才能獎勵自己。但其實,哪怕是這次完成了,也會有下一個要求,最終自己每一次快樂或享受,都像是偷來的一樣。
做父母,永遠不能讓孩子感覺,他要的某件東西,是求來的。這會讓孩子內心留下巨大的匱乏感,這種匱乏不是孩子得不到的那個洋娃娃、零食,而是讓孩子覺得,「想要擁有任何東西」是有條件的、不對的、羞恥的,或者「我不配」。這樣的孩子,長大是非常容易被他人威脅的,而且被威脅不自知,還認為是理所應當。
只有當一個孩子的很多需要都能被及時回應和滿足,他才會慢慢變得有耐心、願意等待,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他知道,暫時得不到也沒關係,自己總能擁有想要的東西的。這是一種高質量的自我關係,不會內耗,也更容易收穫快樂和幸福。
(雖然這個期限有點長,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得不到就要哭、做不到就要鬧,未來十幾年,這都將是他的主旋律,這一點,作為父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管教孩子從來沒錯,但更該讓他知道,教育和愛從不違和。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生;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延伸閱讀,更多教育子女建議】
孩子狂喊叫他「冷靜別哭」傷害雙倍上!這5話倒能讓他們逐漸平靜
【本文獲「CC爸媽」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