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貪玩常打機不讀書 家長學懂3招能教好孩子

撰文:草草
出版:更新:

我從事教育相關的工作已有一段日子,曾進到不同的校園(中小學都有),學校會把一班他們認為很「難搞」,有各式各樣問題的學生放到我的班中。例如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有社交問題的、甚或有入黑社會等不同狀況。以下是我在小學的一些經驗及想法。資料來源:黎振東 家庭動力個人心理輔導員

孩子一定離不開電子產品?

進到班房時學生都會要求使用電話、上網看片、打遊戲機,當然我不會給他們。我會先說明規矩,然後和他們一起創作一些活動。其中有一次,我拿了平板電腦出來,問要不要一起玩遊戲,學生們卻表示不玩平板電腦的遊戲,要玩其他遊戲,甚至叫我幫他們溫習。孩子為何會迷上電子產品?其中一個原因是悶。大部份小孩都渴望與他人交流及互動,因為在人際互動中能找到自我身份和價值。

另一個迷上遊戲機的主因是成功感。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少被稱讚,他們做很多事情都會很笨拙、常出錯,他付出的努力從未被欣賞,反而被責罵,因而失去做事的動力。在遊戲機中做得好可以過關,做得不好可以反覆嘗試,而且每次的難度是一點一點地提升,容易得到成功感。在班裏的活動,我會找出每個學生的每次付出、每個小進步,衷心地去讚賞及給予肯定。

讓孩子感受愉快學習的過程

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孩子會逃避困難,但是回想一下,學會行走、說話等各樣的生活技能,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卻不斷嘗試,從不放棄,一直堅持, 甚或覺得當中的過程是好玩的。對於我們作為大人,當我們聽到讀書、功課及考試時,我們的情緒反應是正面、興奮,還是負面、沮喪? 當我們對學習感到負面沮喪時,孩子也接收了這種情緒,又怎會不逃避呢?

運用孩子喜歡與人互動的特質,我會與他們「玩」課本。我會對他們在學習甚麼感到興趣,他們一開始會考核我、要我默書。我聽不懂一名學生的英文,因此非常努力地請他重覆。之後他以默書方式考核我,閱讀英文的能力也就進步了。在透過玩小老師的遊戲,學生們能感受到我喜歡與他們一起學習的過程,他們也自然地拿起書本來溫習及做功課。

要孩子學會尊重 先要尊重他們

當然一開始的場景通常是混亂的,學生會到處跑及「唔聽話」。 首先,要明白學生上了一整天的課,被困在狹窄的坐位中已有數小時,他們需要空間去舒活筋骨,所以我會任由他們跑動。

其次聽話與尊重是一件抽象的事,而孩子是很難去理解它。所以,要求他們去聽話及給予尊重之前,我會先讓他們感受到何謂聽話及尊重,以及其好處。有一次,我冤枉了一個學生,雖然他平時是一個頗為頑皮的學生,但當時我還不知道誤會了他,從他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太快下結論了。 當我再仔細求證而意識到錯誤後,我去買了一張漂亮的道歉卡,進到課室時先要求學生們給我幾分鐘時間,然後鄭重地向那位學生道歉。那位學生說已經忘了發生什麼事(因為相隔了一星期),也沒有在生氣。我對整班學生說,做錯事就要誠意地道歉。相信你也能想像得到,他們之後會更加聽話及懂得尊重別人。

孩子會從家長的行為和態度感受道理

各位可曾想及當別人要求你尊重他時,他也會尊重你? 他能夠欣賞你的付出、讚賞你的進步,而不單是指出你那裏可以做得更好。當你遇上困難時,有人能夠體諒及陪伴你渡過,而不是說「誰都有自己的困難」,然後轉身離開。 成年人的需要也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很難從我們的言語上理解道理,卻能從我們的態度和對待上感受道理。你又會怎樣去看待孩子?

《本文獲家庭動力 Family Dynamics- We Care . We Connect- 授權轉載》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你的想法」】

作者簡介:黎振東(家庭動力個人心理輔導員)

黎先生從事音樂教育超過十五年,長期接觸及陪伴不同性格特質的小孩及家長,體會家庭各成員的爭扎及需要,萌生成為輔導員,致力促進及建立家庭的溝通與和諧。除了有夫婦及家庭治療的經驗,曾協助處理婚外情、經濟衝突、兒童行為家庭問題進行 輔導外,黎先生亦曾為吸毒、自殺自殘、人際關係、情緒及精神困擾等個人狀況提供 輔導。此外也提供生涯規劃輔導,協助學生升學及為在職人士尋找工作。

撰文:黎振東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