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 推混合學習連接日韓學校齊學習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兩年前疫情爆發以來,學校多次停課,學生能夠回校上課時間不多。但學校停課不停學,老師、學生利用科技衝破疫情隔閡。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去年實施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 ),帶學生走出課室之外,更衝出香港,與韓國及日本小學共同上課,交流生活文化。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副校長潘嘉璇表示,混合教學令學生主動學習,更幫助老師們突破固有教學框架。

薯片叔叔共創社在港推混合學習
教育科技不止Zoom上課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去年參加薯片叔叔共創社及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共同舉辦的混合學習課程,於去年11月至12月把ISTE的混合教學理念實踐於英文科學習。在校設計主題為奇妙世界(Amazing Places)課程,課程劃分四大部分,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輪站循環(Station Rotation)、世界連接(Global Connections)及學生回饋(Student Reflection),首年於四年級推行。潘嘉璇副校長表示,疫情推動教育科技的運用,學生和老師學習並熟悉使用Zoom等科技媒介教學。在此基礎上,學校能進一步實踐混合教學。她解釋,混合學習是教學法與Zoom教學不一樣,「以往Zoom教學學生局限輪流發言,比較單一,但混合學習背後理念是利用科技,增加學生互動,令課堂更為有趣,達至自主學習,並將課堂以外的事物帶進課室。」

第一年實踐混合教學,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抱著大膽假設,認真實踐精神。學校和日本兩間小學(Numazaki Elementary School & Midorina Gakuen School及韓國小學(Soongduck Elementary School)共同設計課程內容。學校認為創造一個真實(authentic) 的學習體驗是非常重要,以往學校努力創造英語語境,鼓勵學生街頭採訪外國遊客,但因疫情緣故,學生講英語的機會也大大減少。潘嘉璇副校長表示為學生創造真實英語環境學習是難題之一,不過混合教學打破地域限制,學生擁有更多機會與外國學生接觸。她表示,學生在課程中變得更主動學習英文生字,當中也包括以往英語能力稍遜的學生;為了跟日韓學生溝通,學生也積極地預習,「老師沒有想過學生主動查『牛腩河』的英文」。學校拓展總監梁偉霖表示,學生透過與其他國家學生溝通及文化交流,「香港小朋友看到香港獨特之處,中西文化交匯令香港變得特別,增加歸屬感之外,更懂得欣賞別人的文化,建立同理心和包容的態度」。

潘校長:疫情衝擊教學不可能倒帶
教師突破思維教學助建師生互信

潘嘉璇副校長認為疫情帶給學校很大衝擊,「即使疫情消失,教學模式不能變回以前」。她更分享籌備及設計混合教學過程,並稱這是「顛覆學校原有教學法」,教師當時也抱著猶豫態度,「若果學生不懂某個生字,做不到某個任務怎麼辦?」。傳統學校教學中,老師需規劃所有事情,角色較為主導,但混合教學是由學生作主動那一方,在一定框架下選擇學習程度、速度。潘嘉璇副校長表示,老師在兩個月混合教學經驗在教學思維上漸漸轉變,相信學生能夠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步伐。

潘嘉璇副校長分享在國際教育技術協會項目中,學校及老師最大得著是思維轉變。由傳統固有及教師導向教學,轉變成學生主導,令課程變得有彈性、個人化,更有利學生學習。老師評估學生能力不再是單靠「總結性評估」,由測驗、考試等得出結果,而是「進展性評估」,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問題及改進。

潘嘉璇副校長認為這先導項目相當成功,考慮將類似教學法擴展到其他科目。她強調學校管理層是老師定心針,建議其他學校推行混合教學時,管理層必須相信教師、鼓勵教師,不要過份擔心學生學得不好、家長投訴等。學校拓展總監梁偉霖表示學校相信學生能做到,相信老師想教得好及相信在體制下也能作出改變。

學校管理者更相信教師
鼓勵老師跳出舒適圈學習混合教學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領導發展中心總監關譽綱教授表示,混合教學是教育未來方向。現時在香港全面推行混合教學或有挑戰,「很多事不能一步登天,需要時間讓老師慢慢適應,跳出舒適圈,才能看到成效」。關譽綱教授表示科技擴闊學生及老師體驗,除了促進香港學校及老師之間合作外,也能和其他地區的學校交流。她認為在推行教育科技時,教育者需要有遠景(envisioning)、增能(enabling)及賦權(empowerment),為老師營造學校有利環境接受挑戰;課程發展則可參照學生需要,令他們覺得有趣(interesting)、漸增(incremental)及有成效(implication) 。

了解更多有關ISTE的混合學習課程,可到以下網址查詢:bit.ly/3EChV8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