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子女情緒 教育心理學家教父長了解校園欺凌及應對方法(上)

撰文:育兒教室
出版:更新:

美美今年讀中一,一向以來成績雖然不算突出,但總算勤力好學,對上學不抗拒。最近她的媽媽發現她每天放學回家都鬱鬱不歡,一聲不發便把自己鎖在睡房,有時連晚飯也不想吃。
【編按:作者為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廖坤怡】

(photo-ac)

有一次媽媽更發現美美放學後在睡房偷偷地啜泣,媽媽終於忍不住問她究竟最近怎麼了,美美終於放聲大哭,向她透露在學校被孤立,每天都有同學在取笑她。於是媽媽再向班主住查詢,老師起初也沒有留意,但後來向班中同學明查暗訪後,發現原來在班上有兩位男同學帶頭欺凌她,因為她個子矮小,給她改了個很難聽的花名。小美由於性格文靜,在班上沒有太多的朋友,因此不敢反抗,而其他同學只是在旁觀看,沒有施以援手。因此欺凌行為卻越變嚴重,令美美覺得孤立無援,每天回校有如等待行刑一樣。

美美所經歷的欺凌行為,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欺凌行為有時並無特別的起因,可能只是在班中有些同學偶爾有一些奇怪的行為和特徵,例如身材矮小、某天面上長了暗瘡、說錯了話、換了一個髮型等等,便會漸漸變成他人取笑及排斥的對象。起初只是幾位同學,後來附和和旁觀的人越來越多,而被欺凌的同學無力還擊時,起哄的場面每天都會出現。

(photo-ac)

不同的研究顯示,欺凌行為大致上分為身體欺凌、言語欺凌、人際關係欺凌及網絡欺凌。而在欺凌行為中,大致上有三類人 – 施虐者、受害者及旁觀者。別忽略旁觀者的重要性,他們可在欺凌過程中擔當很重要的角色。而他們大致可分為五種 – (1) 置身事外; (2) 支持受害者 (暗中或公開):(3) 附和施虐者;以及(4) 主動參與成施虐者;及(5) 保護受害者。

另一方面,施虐者和受害者亦有一些特徵。例如施虐者通常都是霸道並缺乏同理心、有朋友認同、自身缺乏安全感而轉向攻擊他人來保護自己。而受害者一般都是性格較內向怕事、朋友較少、表達能力不佳及欠缺社交技巧,或擁有某些性格、行為或外貌上的特徵。

而作為受害者的家長,除了明白欺凌行為的成因及不同人物所擔當的角色外,真的沒有辦法幫助子女走出困境嗎?他們可以如何與學校老師合作,幫助子女扭轉劣勢?在下一次會有更詳細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