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幼師遇過選擇性緘默症兒童 專家:認清兩大症狀
小朋友難以與陌生人對話、不敢與別人有眼神接觸,家長或誤以為小朋友只是「怕醜」,但原來可能是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選緘症」)。本港有調查發現,7成幼稚園老師認為有遇過患有「選緘症」的學童,但只有百分之3家長認為子女有「選緘症」,反映家長或因輕視兒童患病可能性而延醫。有港媽的孩子患有「選緘症」,形容孩子面對老師的稱讚也會受驚,惟社會上對此病認知不足,即使想求助也要多次撞板,才能找到合適的專業人士求診。
「選緘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有正常説話能力,但在特定的情境下會突然停頓,變得異常沉默,例如不能與他人對話、只用氣聲或非常細聲說話、只能輕聲吐出一或兩個字作回應、以點頭或搖頭等肢體語言代替言語溝通表達、或表現害羞及依賴、迴避目光等。
香港選擇性緘默協會及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早前透過實體及網上問卷訪問,發現在165位本地幼稚園教師及600位幼稚園學童家長中,超過4成教師及超過8成家長從未聽過「選緘症」;當了解過有關特徵後,有7成幼稚園老師認為曾遇過患有「選緘症」的學童,近1成教師甚至承認遇過確診「選緘症」的學童,但由於「選緘症」兒童大多只在陌生環境才表現症狀,只有3%家長認為子女有「選緘症」。
兩大重點要留意
要在日常生活中判斷子女是否患有「選緘症」,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姑娘(Ms. Wincy)表示,家長可留意特定場合及孩子在該場合時的表達能力。患者在熟悉環境或面對熟悉的家人時,可以很活潑、多話,但在學校等陌生環境,則可能因為焦慮問題而抑壓自己,表現判若兩人,「例如有啲小朋友平時會好活潑周圍跑,但當出席新年親戚聚會、見到多人時,就會躲在父母後面、唔應人,甚至面對平時可以單獨對話的親戚也會不敢作聲,就是因為那個陌生的場合。」
Ms. Wincy續指,大多數患者的發病年齡約2歲7個月至4歲5個月,較常在入學後被發現患病,但如果能及時得到診治的話,3至5歲小朋友的治癒率可高達9成。她建議家長若留意到有關症狀,就應及早帶子女求助。
家長:連被老師讚都驚
港媽Vivian的6歲孩子自1歲起已出現有關症狀,至入讀幼稚園後情況更不斷惡化,除了怕回答老師問題外,連老師的稱讚也顯得反感,「邊有小朋友唔鍾意被人讚?但佢就係咁,同埋好唔鍾意答問題,特別是學術性問題,喺屋企時咩都答到,返到學校就唔答」。她曾上網搜尋有關病徵,但因本港對「選緘症」的研究及認知甚少,不少資訊已經過時,加上治療師種類繁多,即使想了解及求助也無從入手,形容整個過程就像「兜圈」一樣,感到十分無助,即使孩子最終確診「選緘症」,校方也因未接觸過相關患者,需要反過來向她請教該如何照顧。
Vivian又指,照顧「選緘症」孩子必須取中庸之道,太熱情或太冷漠也不行,「好記得學校有兩個老師比較極端,一個好有愛心,會成日讚佢,少少事就拍手,令佢覺得大家嘅專注力都放喺佢身上,於是覺得驚,相反另一個比較惡,佢又嚇怕咗,所以佢當時怕咗返學。」幸在治療後,孩子情況逐步改善,現時已不再害怕上學,外出用餐時也願意自己點餐,Vivian強調,最重要給予孩子耐性和愛心。
避免責罵「選緘症」兒童
現職言語治療師的Ms. Wincy,小時候也是一位「選緘症」患者,她提醒若家長發現「選緘症」小朋友不願與他人對話時,應避免與他起正面衝突、切勿責罵,「可以先給予他一個緩衝,做一些他喜歡、可以放鬆下來的事,讓他冷靜,才慢慢逐步push」。
大專幼兒教育講師、註冊社工兼註冊教師陳健偉博士亦建議,教師若在校內發現有學童出現「選緘症」症狀,在教學時可增加預告,如提早告知孩子未來的校園活動等,以便做好心理準備,同時亦可營造輕鬆、鼓勵性的課堂氣氛,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及機會表達自己,讓他們逐步打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