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健康|寶寶冬天甩臼機會更大?注意包裹方式 嚴重可致長短腳
襁褓寶寶的方式不可大意,以免增加寶寶未來髖關節脫臼手術的機率!
根據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早前的研究發現,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這種狀況又以冬天最常見。因此冬天出生的嬰兒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要比夏天出生的嬰兒高出兩倍。
相關文章:【睡眠安全】減低嬰幼兒猝死風險 父母必要知的睡眠7大安全建議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早期症狀不明顯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骨科主任張嘉獻醫生指出,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健康的隱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拖到1歲多演進到脫臼、長短腳、跛行才發現,都需要麻醉下手術復位,才能避免長期的運動困難及髖關節退化疼痛。
為甚麼冬天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罹病率?
張嘉獻主任認為,嬰兒出生到四個月是髖關節的快速發育期,這段期間若大腿被拘限在伸直或靠攏的姿勢,會妨礙發育導致脫臼,而大腿彎曲外展的姿勢,在肌肉出力時會將股骨推進髖臼內,促進關節發育。
張嘉獻主任舉例,過去北極圈民族及北美印地安人習慣將嬰兒綁成直立狀態,髖關節脫臼發生率很高,非洲馬拉威婦女習慣將嬰兒揹在背後做農事,結果脫臼病例很少。氣候直接影響人們的穿着,氣溫低時長輩會給嬰兒包很多層,自然就限縮了大腿活動,結果大人的關愛反而造成關節發育不良,脫臼手術的病例增加。
預防髖關節脫臼 3大注意事項要牢記
張嘉獻主任強調,要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有三件事可以做:
1. 冬天即使氣溫低也不要把嬰兒的大腿包緊裹直,這種不正確的襁褓文化已被許多文獻證實會導致髖關節脫臼;
2. 台灣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資料,將冬天出生嬰兒當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好發族群,教育家長要確實將嬰兒大腿擺在彎曲外展的姿勢,也提醒醫生診視嬰兒時要注意穿衣物的方式;
3. 因為還沒到脫臼地步的髖發育不良,不容易由徒手檢查出來,超音波檢查是避免遺憾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更多嬰兒健康建議】
嬰兒健康|肛裂、過敏10問題可致大便出血 忽視恐貧血、影響發育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