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故事】90後設計師受外婆薰陶愛上編織 扭轉本地編織文化
是沒了秋冬之分,還是毛冷已過時?
潮流興手作,喜歡其天然又可度身訂造,完成後還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在市場上亦不乏手工製品,但當提及傳統的手作,應該是毛冷編織吧,卻在各大市集甚少看見其蹤影。編織設計師黃玉婷(Annie)跳出對毛冷編織既有的刻板印象,以毛冷創作出不同的飾品及家品。
攝影:龔慧
冷織品?不就是「溫暖牌」冷衫、頸巾之類吧?還是一門被科技而淘汰的手工技術?黃玉婷(Annie)卻一頭栽進冷織世界,前往國際著名的英國藝術及設計學府Central Saint Martins修讀紡織設計,學成歸來,有感港人對編織的認知只局限於冷衫、頸巾等製品,缺乏對編織的想像及其可塑性,於是創辦了The Mint Box Studio,開班教授簡易手作織物外,亦嘗試利用不同物料及徒手編織創新家品及飾物。這個新年更與ifc商場合作,製作出超乎想像的冷織裝飾品,令人大開眼界。
編織可以好簡單,既可用鉤針、手臂織出不同的形狀,甚至可以改變物料原本的型態。
巨形「福魚」 10天Non-Stop人手編織
走進商場中庭,一個兩層樓高的巨形新春賀年全盒展示在眼前,何其壯觀。震撼的不只在於其大小,而是仔細一看後,當中的寓意為大吉大利的「大桔」、年年有餘的「福魚」、招財進寶的「金元寶」,甚至是「利是封」都是以混合羊毛及調色後的粗毛冷製成,以Annie構思及主力編織,再率領10多人的製作團隊,教授他們簡易的織法後,一針一線皆由人手細膩地編織而成。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福魚」,由黑、白、紅毛冷製成,一個個由毛冷織成的圖案像是漣漪般由眼部擴散至魚身,再去魚尾,環環相扣。一問之下,原來是以鉤針織成,以一支鉤針,把線打成活結,再織成一個個環,向外擴散,不過難度最高的是魚鱗的大小不一,亦要不時轉色,圖案位置要準才可令兩面的圖案一致,如果錯了便要拆掉,但羊毛拆得便會起毛粒,因此大約只有兩次機會。她說:「魚是10日Non-Stop製成,每天早上約10時起床便開始工作,織至晚上1時多,累了才睡。」我笑問她是那些「開始了,直至完成才會暫停,不然會心掛掛」的人嗎?她微微點頭,想想後再笑說:「家裏也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呢。」,確實,「福魚」比她還要高大呢。
我未識行已經被毛冷包圍住,小時候已經覺得自己體內仿似有編織的基因。
編織不「老土」 婆孫巧手織出各種家品
Annie幼時與婆婆共同生活,婆婆會以毛冷織成蕾絲枱布、地毯、咕𠱸套等家品,她笑說,雖然那時太細,亦沒有主動跟婆婆學編織,但在充滿毛線的家成長,對她而言,編織不只是頸巾、冷衫,更可以是日常家品,亦不「老土」。耳濡目染下,令她對編織產生興趣。她說:「我喜歡摸的不同物質,喜歡一條條親手織出一個物品來。」
長大後,她不忘自己對編織的熱愛,成功考進英國藝術及設計學府Central Saint Martins的紡織設計,可是父母卻希望她修讀金融,她怎樣對回應父母的期望?她說:「我對父母說,如果我讀不喜歡的科目,成績不一定名列前茅,這樣便會浪費時間及金錢。」
入學後,老師及同學對她的創作亦有深遠的影響,雖然老師只教一些編織的原理,但她們會鼓勵你在不同的作品中運用及做一樣新的事物出來,如有同學利用長者的柺杖代替針進行編織,令她明白可以利用不同的物料創作新事物。如她曾與中大學生的工作坊中,教她們利用T恤剪成布條,再編織成電腦袋,把舊衣重生;利用衞衣繩編成的紙巾袋;麻繩編成籃子,甚至汽車零件的膠條織成凳,令別人不為以是由膠條製成家品,這就是她說的「希望以編織改變物料原本的型態」。
我不怕辛苦,叫我搬抬、OT也不要緊,但我希望能利用所學的知識應用出來,所以我跳出Comfort Zone。
「返工可能較穩定,但沒那麼開心。」Annie畢業後曾是一名打工仔,負責櫥窗設計,雖然不怕辛苦,但可利用編織技術的時刻甚少,於是她決定跳出Comfort Zone,成立Studio,全力投入創作與教學。現時她的學生有本地生,亦有外藉人士,她發現有些學生了解原理及一個樣式後,不會局限於創作出一模一樣的作品,而是嘗試創作不同的樣式,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她希望在教學與創作同時,希望以創新的方式,讓大眾跳出對編織的想像框框,推動本地編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