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編輯書店職業體驗玩住學中文 英華小學老師:更了解文字工作
語文學習不離生活,與其閉門訓練應試技巧,倒不如跳出課室。英華小學的中文科課後拔尖班定期舉辦另類的語文活動,日前便安排學生接受出版社的編輯培訓,並親身體驗當一天書店店長,從另一面向了解文字。
攝影:龔嘉盛
最喜歡貼價錢牌
五年級的陳煥東和湯棟博同是英華小學中文科課後拔尖班的成員,這天他們先接受編輯培訓,體驗新書出版前的編輯會議,討論書本題材、封面設計,再親自落場擔任書店店長,為圖書分類、打價錢、上架、結帳,甚至向客人推介圖書。
能夠體驗編輯和店長工作,陳同學認為十分有趣,期間更可嘗試推銷客人。「有客人個仔係一年級,表哥係五年級,就要根據年級搵唔同嘅書。一年級要搵多啲圖畫,五年級就故事內容要豐富少少。」
湯同學表示最喜歡貼價錢牌的環節,「之前好奇收銀員係點樣貼價錢標籤,而家先知原來要用部機!」他又指,活動讓他更了解編輯的實質工作。「一本新書誕生前,原來要傾咁多嘢,要咁長時間先出到版。」
跳出課室 突破框框
創意及出版總監馬鎮梅老師指,校內的中文科課後拔尖班今年來到第六年,每年招募10至12名五年級學生,按每年的學習主題,為他們構思課後活動。「平常課堂都係做聽、說、讀、寫訓練,上拔尖課後班時,會叫學生做『文字特工』,做一啲突破框框嘅活動。」
課後拔尖班成立以來,馬老師每年會構思四至五次外出參訪的活動,以往曾帶領同學參觀印刷廠、電影資料館等。「今次店長體驗係好立體,每一個環節都帶到驚喜俾佢哋,更多面向了解文字工作,加強咗對書本嘅認知,知道人類知識產業原來經過一個咁嘅過程,對語文嘅感覺會更強烈。」
滲入「記者」元素
馬老師認為,語文學習圍繞聽、說、讀、寫,不單只包含靜態的文字處理,因而在構思活動時,尤其著重「記者」的元素。「『記者』元素包括聆聽、提問、接收,再處理資料。溝通係好重要,唔係跟住你手頭預備咗嘅嘢就算,而係要隨機應變,同時態度上要尊重對方。教育局嘅課程指引都提及呢啲元素,但用一個趣味活動去兼容的話,學生印象會更深刻。」
當學校出現新舊校長交接,馬老師便曾安排學生訪問兩名校長的教育理念,又曾安排電影《非同凡響》的導演和主角訪問,同學皆顯得十分雀躍。現時她正與同學籌備下一次的訪問活動,每位同學建議三個訪問對象,再進行討論。「由提案至執行,大家去討論是否可行,就係豐富嘅學習過程。」
相關文章:小學搞年度「小型立法會」會議 學生做匯報向校長提案申請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