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將飲品開封後放常温令細菌急增 呢款飲品隔夜菌量增8千倍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近日天氣炎熱,相信不少家長或小朋友都會多喝了樽裝飲品,但有時並不是一口氣便喝完,可能解決當下口渴的感覺便放在一旁,然後明天或記起的時候再拿起喝。如果你曾試過喝放置在一旁的樽裝飲品後肚子不舒服的話,其實不是偶然,皆因由你嘴唇接觸到瓶口一刻起,細菌已在不停滋生!
按圖即睇飲品測試結果:
隔夜樽裝飲品常温放一晚 細菌激增8,600倍
日本節目《月曜夜未央》(月曜から夜ふか)多年前做了一個樽裝飲品含菌量實驗,以水、綠茶、麥茶、橙汁、Latte、可樂這6種飲品作測試物件,工作人員先將每款飲品開啟喝一口,然後再將飲品放置在模擬常温的環境,温度在攝氏28度、濕度70%的空間靜置24小時,放隔夜後檢測每款飲品的金黃葡萄球菌含量。
在工作人員未喝前,每款飲品的金黃葡萄球菌含量都在600左右,隔夜後最特別的結果是綠茶,含菌量不升反跌,由約600個降至490個。而香港人比較常喝的可樂跟Latte則排名第三和第一,可樂含菌量突破200萬,Latte更是驚人的約517萬,足足上升了約8,600倍。
一招解決細菌增長
樽裝飲品內的金黃葡萄球菌來源其實是皮膚、口腔,而令細菌能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飲料中的糖份,因此實驗中,愈多糖的飲品結果愈驚人,再細思極恐,其實我們很少說喝一口便停止,意味着正常情況下,我們接觸瓶口的次數理應會更多,所以現實情況可能比實驗的數字更可怕。不過,不用過份擔心,由於細菌是來自最初我們口腔上的細菌,因此避免接用口直接接觸樽口,只要倒進杯子再喝已經可以減慢細菌滋生,再好的做法是放冰箱便萬無一失。
按圖即睇金黃葡萄球菌小知識
+2
相關文章:兒童零食│5款人氣小食營養師指不健康 吃後會影響智商與情緒
點圖即睇10款時下受小學生歡迎零食,以100克份量計算其含糖/含鈉量:
+1
+10
營養師不建議的5款零食:
李杏榆表示家長在選擇零食時,其實不單只要留意其總糖及鈉含量,還有反式脂肪及防腐劑。而今次我們集中針對糖份及鈉的份量。
營養師建議的5款零食:
+1
時令水果│中醫教媽媽揀啱春夏水果 鼻敏感濕疹兒童忌食呢樣消委會測試燒味 紅腸叉燒鈉超標 營養師:小朋友最多食呢個份量打邊爐│中醫營養師建議兒童慎吃3款火鍋湯底 一個食法可避免肚痾打邊爐食物│中醫營養師教你慎選火鍋食材 5款不建議兒童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