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傷痛 身兼母職照顧子女 林子博憶亡妻:母愛係彌補唔到
林子博的太太董燕君於2019年確診罕見癌症平滑肌肉瘤,經過一年半的搏鬥,去年10月不敵癌魔離世。5個月以來,林子博不時公開分享喪親經歷、接受媒體訪問,更會留意網民留言。
「有啲人話老婆都走咗,點解仲消費你老婆?我係有私心,想透過呢個方法嚟醫自己,希望快啲復原。」自我療癒的同時,林子博亦要父兼母職,惟他坦言,太太對子女的母愛終究不能彌補。「母愛係精神層面,唔係一兩句說話就可以取替得到。」
攝影:黃寶瑩
子女失去傾訴對象
林子博與太太育有兩名孩子,分別是15歲的長女及11歲的幼子。他形容,自己向來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是很「精神分裂」。「有時係朋友,有時係老豆。我係一個會主動諗節目嘅人,負責帶佢哋玩。但當過咗我原則底線,就會做返爸爸角色。」他憶起太太在生時,由太太負責與孩子談天說地。「傾吓同同學仔嘅相處、面對嘅成長問題,太太做得比我好。」
太太離世後,對子女來說是失去了一個傾訴對象。「尤其係個女,佢同媽咪關係好密切。始終係女仔,未必主動同我傾。阿仔就咩都講,但未深入到去我老婆嘅層面。佢同我最大嘅分別,係佢會主動去撩小朋友講。即使我去學老婆嗰套,其實都好假。」
他又坦言,身兼母職的這段日子,他經常刻意去讓子女感覺母親從未離開。「例如新年派利是都係兩封、聖誕節禮物都係兩份,我希望小朋友感受到佢嘅精神。」即便如此,有什麼是無法彌補?林子博稍作沉默,「當然係嗰份母愛,我係畀唔到佢哋。母愛係精神層面,唔係一兩句說話就可以取替得到。」
自我療癒傷痛
家庭狀況驟變,難免經歷悲傷期。林子博分享,兩名孩子的復原速度比他快。「我慢係因為我同太太經歷太多,由佢病、到離開,感受太深,呢個歷練實在太痛苦。」他自言是個理性的人,遇到困難,會想方法解決。他現時仍居於與太太有著共同回憶的房子,家裡每個角落也輕易讓他憶起太太,惟他堅持不搬遷。「我搬屋,咪即係逃避?」取而代之的,是他嘗試自我療癒。「我有自己方法去處理負能量,揸車兜多兩個圈,或者去睇場戲先返屋企。」
過去數個月,林子博曾公開分享喪親經歷、接受媒體訪問,對他來說,這亦是一個療癒過程。「成日話你遇到咩唔開心,要同人分享。但同朋友講得多,人哋又未必想聽。難得記者有訪問,我係唔會抗拒。記者問得深入,我可以不斷分享,唔使屈埋喺個心。」
未完成的使命
談起與太太的回憶,林子博分享,二人曾在管教方式上存有分歧。「大家教小朋友態度好唔同,試過為教小朋友而嗌交,而家就冇呢樣啦。」他舉例,以往農曆新年,太太會保管孩子的利是錢,他卻認為應由孩子自行處理。「我覺得啲利是錢係佢哋㗎嘛。而家阿女都會話,『爹哋你咁樣呀?如果係媽咪,就唔會咁喇。』我會話『媽咪有媽咪嘅做法』。」他現時下每個決定前,也會不其然起想太太。「如果俾著我老婆,佢會點做?我係咪應該跟佢套方法?」
反覆的思考,讓他另有一番體會。「我想同喪親嘅朋友講,既然人都走咗,你要企返喺佢角度,諗下佢既遺願會係咩。我相信10個有10個都希望,在生嘅人好好生活下去,咁就唔好再鑽牛角尖。我太太一定係想我好好照顧下一代,所以我亦會履行太太呢個未完成嘅使命,畀最好嘅嘢小朋友,陪伴佢哋成長。」
大學畢業是底線
縱然在教養上,林子博與太太會有不同想法,但對於孩子的發展路向,意見卻十分一致。「我同太太都唔抗拒佢哋入呢個(演藝)圈。」女兒熱愛舞蹈,4歲便開始參與廣告製作,及後亦曾參演電視劇。「我個女4歲已經決定將來係做呢行,年年我的志願都係做artist!」
他指,女兒受韓國及內地演藝圈影響,希望日後可當練習生。「我都有條底線,喺唔影響學業嘅情況下,我俾你去拍嘢。如果話書都唔讀,走去做練習生,就唔得囉。」他坦言,兩名孩子的學業成績也是「麻麻哋」,打算安排他們到外國升學,「喺外國,係人都入到大學㗎嘛,點都同我死個大學學位返嚟先!」
按圖即睇兒童情緒警號:
處理孩子的哀傷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創辦人李昕主責哀傷治療及心理輔導,曾接觸不少喪親個案。她表示,當父母一方不幸離世,孩子會感到悲傷,若未有妥善處理哀傷情緒,可帶來深遠後果。「有時父母唔會同小朋友講其實已經過咗身,會呃住佢哋,『去咗另一個星球』之類,小朋友冇真正去明白,其實係唔會再返嚟。對成長後嘅價值觀、想法會有影響,例如唔相信人、對自己冇信心,或者變得孤僻,收埋自己。」
她又指,當遇上配偶離世,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平衡生活與情緒。「失去太太、丈夫,當刻心情係好難過。除咗留意情緒,都要留意生活細節,例如點樣湊小朋友?如何同小朋友講生死?唔好忽略其中一邊。」她提醒父母,孩子的哀傷需要及時處理,建議與學校密切溝通,留意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表現。
李昕又表示,面對喪親,每個人也需要時間調適,長度因人而異。「唔需要好緊張幾時要走出陰霾,隨得自己就可以。如果你自己嘅哀痛,唔影響其他人同自己健康,就唔需要介意用咩方法、幾耐時間去處理情緒。」
同場加映:以「放養」模式教兒子訓練自理 Coffee林芊妤揀學校只考慮一樣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