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長得高大威猛? 追趕子女身高成長速度關鍵在5歲前!
懷孕時期,供應足夠的鈣質與營養素,可幫助胎兒的骨頭結構順利發育,為未來的身高發展奠定基礎,出生後,除了持續供應足夠的營養素之外,寶寶的荷爾蒙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也開始協同作用,能幫助骨板繼續增生、增厚、強化並發育完整。
運動非長高主因?點擊了解關於孩子長高的5件事:
出生後,骨頭持續發育
台灣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表示,寶寶出生後,在營養供應充足的前提下,身體骨頭會持續生長,0-6個月的階段,是骨頭最快速增長的時期,反應在孩子的身高上,1歲前,平均會長高25厘米,5歲前,每年平均會長高8-10厘米,5-10歲時,每年平均會長高4-6厘米。當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後,身高發展即趨緩,每年約只長2厘米,直到18歲。
追趕進度的關鍵年齡,3-5歲
最新的研究發表顯示,在老鼠實驗中,營養是否充足、疾病因素,都會影響身高的表現,實驗中顯示:寶寶3-5歲前,當營養提供不良或是疾病發生,骨頭的生長會暫時停止,但若之後營養供應改善或疾病痊癒,骨頭就會繼續生長。劉明發醫師解釋,對身體來說,「長高」的優先順序會排在維持基本生存需求之後,但對於該研究家長較須留意的是:該研究同時發現骨頭繼續生長的關鍵年齡是「3-5歲」,在此之前,骨頭生長一旦停頓,繼續補充足夠營養,有望讓骨頭結構繼續成長,但在關鍵期3-5歲之後,則效果會大大地打折扣。
相關文章:【兒童身高】孩子矮小總是長不高? 除基因外或與疾病和體質有關
均衡飲食是長高關鍵
為了促進孩子的身高發展,家長對於各種營養素必須周全供應,足夠的蛋白質啟動鈣質利用,維他命D則確保身體對鈣質的吸收效率,而充足的睡眠,讓荷爾蒙的分泌支持孩子的長高需求,但也唯有均衡的營養能幫助荷爾蒙正常分泌,彼此缺一不可。要提供孩子足夠的鈣質來源,除了多曬太陽增加維他命D與多吃魚、豆類、豆乾等食物之外,飲用牛奶是最快速便捷的方法,1~18歲建議每日飲用400~500c.c.的牛奶。
鈣質補充,青春期後無助長高
當第二性徵開始發育,代表孩子開始為孕育下一代而準備,此時為孩子補充的鈣質,多半已非供應身高發展所需,而是身體呼應雌激素與雄激素的分泌,如:在女孩身上,強化骨盆腔的骨頭結構,使骨頭變寬、變厚、變強壯,以因應未來懷孕的需求;男孩的四肢及脊椎骨頭則會因此變硬、變厚,使未來得以應付更多的勞動需求。
相關文章:小孩不愛飲奶會缺鈣?營養師建議多食一種含豐富鈣質食物
1歲前,擴充寶寶味蕾經驗
提供均衡的營養對家長來說也許不困難,但如果寶寶偏食或挑食,就可能讓爸媽感到特別煩惱。孩子4-6個月開始補充副食品,一方面訓練咀嚼、一方面可以藉由供應多樣化的不同食物,刺激孩子的味蕾。劉明發醫師表示,月齡6-12個月,可說是擴充味蕾經驗的關鍵期,此時讓孩子嘗試的食物越多元,孩子日後接受的食物種類越多。此外,寶寶吃副食品時,容易有直接吞嚥或吐出的反應,在3-5歲吞嚥功能成熟之前,都是正常表現,家長只要將食物儘量切碎、協助孩子順利吞嚥即可,無須過於擔心。
長高,營養仍然最重要
與營養相比,關於傳統對長高方法的建議,營養、睡眠、運動不能偏廢,但劉明發醫師解釋,其中營養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支持充足睡眠後的荷爾蒙分泌,運動則比較偏重於讓骨頭更健康,而非刺激長高的主因。
生長順序,先長高再長壯
寶寶的成長過程,營養足不足夠可從孩子的成長曲線了解,如果孩子的生長都沿着成長曲線發展,只要數值不低於10百分位或不要掉落2條線之外,就不必太擔心。而對於有些寶寶在生長過程中,到某階段後會只長身高、不長體重,劉明發醫師解釋,身體的生長順序,會以增加身高為優先,而後再增加體重,如果孩子身高持續增加、體重不變,可能代表的是鈣質充足,但營養及蛋白質須加強,而若是身高與體重都嚴重落後,就必須擔心是否有內分泌或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問題。
相關文章:兒童身高|香港青少年身高有上升趨勢 男女平均身高為⋯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孩子的長高祕密?3歲前就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