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救】家中常見4種意外 認清急救正確方法|香港紅十字會
常見的兒童家居意外包括燒傷、燙傷、跌傷、哽塞、藥物或化學物中毒等。當中有些情況例如中毒,並非一般家長可以自行急救處理,只能防患於未然,如將藥物或化學用品放在兒童無法接觸的位置或將其鎖好。然而,一旦遇上另一些家居意外如燒傷、燙傷時,如能採取合適的處理方法,將有助兒童日後康復。
(圖片由香港紅十字會提供)
跌傷
錯誤方法:熱敷加按摩
跌傷或撞傷時,皮下組織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或微血管穿破,若立即按摩傷處會加速傷處四周的血液循環,增加內部出血、腫脹及痛楚
正確方法:RICE—休息(Rest)、冷敷 (Ice)、固定及加壓 (Compression)、抬高傷肢 (Elevation)
RICE是處理跌傷或撞傷的好方法。大部分的拉傷和扭傷在休息及使用冷敷後可以舒緩,冷敷是減輕腫脹的最佳方法。如果懷疑傷者骨折、不能步行、傷肢畸形或傷處劇痛,應該盡快送傷者到醫院診治。
燒傷燙傷
錯誤方法:塗牙膏、醬油或藥油
上述做法都會阻礙皮膚散熱,並有可能導致傷口受細菌感染。所有塗抹在傷口的東西在到達醫院後都會被清理,因此這可能會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損傷及痛楚。
正確方法: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處以降溫,直至皮膚溫度回復正常
如果傷者是兒童、燒傷後出現水泡、身體多處包括手、足、關節或面部燒傷、或燒傷位置有皮下組織暴露出來,應即送院求醫。
誤服有毒物質
錯誤方法:立即催吐(扣喉)
剌激患者嘔吐可能傷害咽喉或阻塞氣道,如果患者吞下的是腐蝕性物質,嘔吐回流時會再灼傷咽喉,令患者更感不適和痛楚。
正確方法:了解患者服用了甚麼東西,甚麼時候服用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行為異常、呼吸困難,甚至人事不省或懷疑是自殺行為,應即報警及送院求醫;亦可讓患者坐著休息,加以安慰以緩和情況。
哽塞處理
錯誤方法:大力拍打患者的頭頂
對處理哽塞無任何幫助,有機會傷及頭部,更有可能錯過搶救傷病者的最佳時機
正確方法:拍背法及推腹法(一歲以上)/拍背法及壓胸法(一歲或以下的嬰兒)
(一歲以上)
拍背法—在患者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大力拍打5次,以鬆脫氣道哽塞物。如果未能鬆脫,可以改用推腹法5次。
推腹法—是站在患者背後,將雙手環抱患者腹部,讓患者向前傾,握緊拳頭,放在患者胃部(即肚臍和劍突之間),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用力向內和向上推壓,重複5次,每次約1秒。這樣做可在氣道內形成強烈的振動和足夠的壓力把哽塞物鬆脫。鬆脫哽塞物後,患者便可恢復呼吸。
(一歲或以下的嬰兒)
拍背法—將嬰兒伏在前臂上,讓前臂斜放於同側的大腿上,嬰兒面朝下,頭部向下,用手支撐嬰兒頭部,再用另一手掌的掌根在嬰兒背部兩肩胛骨之間大力拍打5次。如未能清除哽塞物,改用壓胸法。
壓胸法—將嬰兒換成仰臥的姿勢,兩隻手指平貼在乳頭中間的假想線下進行5次胸部按壓。重覆拍背法和壓胸法直至哽塞物排出或能聽到嬰兒的哭聲。
香港紅十字會開辦基本兒童急救課程、兒童心肺復蘇法證書課程及親子急救小先鋒工作坊等,讓大眾了解兒童發生意外時的急救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
香港紅十字會簡介
香港紅十字會成立於1950年,屬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在全球192個國家的國際人道網絡一份子,致力帶領社會上各階層人士,身體力行實踐人道精神,並透過四大範疇的工作,分別為「緊急救援及備災」、「社區健康服務及教育」、「人道參與及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及復康」,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個多元化的人道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