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補習班】小朋友「漏口」 言語治療師示範如何搣甩口吃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我…我…想食蘋果。」父母總希望小朋友口齡伶俐,一旦聽到他們口齒不清,甚至漏口,便會大為緊張。言語治療師解釋,小朋友口吃主要有3個成因,不過只要家長沒有太緊張,很多小孩長大後也能「搣甩」這個問題,父母不用過分擔心。
攝影:龔嘉盛
攝錄:黃卓敏、詹郭敏
剪接:李偉軒

言語治療師潘文瑋。

言語治療師潘文瑋(May)指,小朋友口吃的成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有3個。而家長發現小朋友說話「漏口」時,並不需要緊張地喝停或表現驚訝,否則形成孩子的心理問題時,他們要改善口吃便會更困難。

原因一:成長性口吃

May解釋,這方面的口吃是階段性的。試想像一個小朋友從3、4歲階段,他們的突然接觸到的環境刺激很多。他們開始上學,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漸多,令他們想表達的事物有很多,不過他們的語言能力未必配合,即是腦袋比嘴巴轉得快,因此他們說話時出現「成長性口吃」。

小朋友有很多說話想說,但是組織能力不夠,所以說話就不連貫和流暢。有時候,他們說話時的字詞重複,例如「我、我、我…想食蘋果」;有時候,他們會拉長了一些字音,例如「我想食──蘋果」;甚至可能只是說話的開首不順暢, 加上他的樣子有少許不自然,出現很多眨眼動作。

憑這些特徵,家長可以發現小朋友可能在說話表達方面未準備得很好。只要小朋友的言語發展再追貼他們溝通的需要,到了4、5歲的階段,漸漸就會沒了口吃的現象,家長不用太擔心。

小朋友上學,刺激他們的事物多了。

原因二:協調問題

May指,假如家長看到小朋友說話時,喉嚨、頸項很「肉緊」,很易說到青筋盡現,那表示他說話時的呼吸、用氣和肌肉協調得不夠好。小朋友用氣不好,也會因他太肉緊的關係捏緊了喉頭,說話時變得不流暢。只要他練好說話、呼吸和肌肉的協調,呼吸和說話都可以同時順暢,口吃的問題便可以慢慢改善。

不懂用氣,令說話不流暢。

原因三:心理性口吃

很多小朋友在3、4歲出現成長性口吃,一開口說話時,他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很緊張。父母一聽到他出現口吃時,便要他「唔准講嘢住」,又或者立即被罵。結果他一緊張就口吃,慢慢形成心理上的問題,這情況或到長大了改善不到,口吃問題一直伴隨。

常常被鴨,形成心理問題。

口吃與遺傳有關嗎?

很多家長也會問,小朋友的口吃問題會不會和遺傳有關?

May解釋,遺傳是不排除的成因,不過小朋友說話能力也是模仿家人,所以時有發現是小朋友模仿了家長說話不流暢的特色,又或是看到家長說話時用氣也不是很順暢,他便模仿了那個協調方法。因此,假如家長有口吃,小朋友也有口吃,除了是遺傳之外,大有機會是環境性的因素而造成。

小朋友說話,都是模仿家長的說話方式。

發展遲緩VS口吃

如何得知小朋友的情況是口吃,還是言語的發展遲緩呢?

May認為,第一步我們要知道小朋友語言發展慢,會否就是導致他口吃的原因。 她建議小朋友先接受語言評估,知道他的語言能力與歲數需要是否配合。 假如他言語發展方面真的慢了,將先訓練他的言語發展,再慢慢幫助他脫離口吃的問題。

不過,如果小朋友的言語發展很好,只因為他心急,例如經常很多事想表達, 結果愈說愈差的話,我們反而要由小朋友說話的習慣開始來做訓練。

簡單訓練

如果小朋友說話有口吃,並且很頻密,家長只需提一提他:「停一停,呼吸一下先,等呼吸暢順後再說一遍。」然後再看看他能否自己說得流暢,如果不行 家長只需說一個順暢的示範給他,惟不一定要小朋友立即模仿一次。May指,小朋友能即時模仿到是最好,但即使說不到也給他一個順暢的示範,令他有機會慢慢學習,將能力內化,逐步改善到口吃的問題。

May強調,家長切忌因為小朋友口吃而大聲責罵,或者家長自己對他口吃的問題大為緊張,每逢小朋友口吃,父母的樣子也立即崩緊了。「其實小朋友能感覺到緊張的氣氛,對他們來說亦有影響。」May說。

勿緊張或責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