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學生缺課人數上升 分數並非孩子的唯一才能|凌智豪
香港現時以應試為主的教育模式,考試是評估學生能力的唯一方式,也是唯一的標準。這種評核模式沒有為我們發掘孩子的潛能,反而不斷削埋沒孩子的潛能。由小學的升班試到中學的文憑試,學生每完成一個學習階段都需要作出一個以考試為主要的評核,結果令到一班不善於考試方式的學生在這個考試制度中喪失展示潛能的機會,打擊個人自信心,影響學生的發展。
【編按:作者為小島學園教育總監凌智豪】
從政府統計的數字上可以看到,2017/18年度小學及初中學生缺課個案數目為2,150人,較2016/17學年上升33%,而且數字是持續上升,情況值得我們關注。(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以上數據並非來自教育局,而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從政府統計的數字上可以看到,學生缺課的情況越來越多,而且數學當中並未包括一些「厭學」的學生,可見現時的教育制度正慢慢傷害我們的孩子,而且數目正不斷上升。
考試就是讓學生在一個極短時間內把全年的學習內容寫出,而且每項內容都有標准答案,分數將影響個人升學。試想像,今天上司指令你要在他面前一小時內完成一份全年個人工作報告,期間你不能查閱任何資料,更不能向任何同事提問及幫助,但內容會影響你個人的你未來升遷機會。你覺得這個情況會在現實中會經常發生嗎?這是現實世界評核人材的最佳方式嗎?這正是我們現時評估孩子潛能的方式,應試教育與現實脫離的荒謬。
作為家長,不應將孩子考試的分數作為評估孩子潛能的唯一準則,因為孩子的潛能比你想像中更強大。
作者簡介:凌智豪
小島學園教育總監、Design for Change(中國)創意培訓導師、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前遊樂道教育慈善基金會總主任。擁有多年處理學生學習困難問題及家長教學問題的經驗,同時推動及策劃學生創意學習活動及導師培訓工作,曾到印度及臺灣與各國教育人士進行創意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