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遊樂場考察】兒童遊樂規劃師:著重共融綠化 好玩夠刺激

撰文:鄧煥儀
出版:更新:

由深水埗區七間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童話遊樂場」計劃,於過去兩年共培育超過70名區內兒童成為「社區遊樂規劃師」,就遊樂設施向康文署管理人員表達意見。其中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深東樂Teen會」更於暑假帶同十位年齡由10至12歲的「規劃師」到訪台北,實地考察七個遊樂場,放眼看世界,了解當地的遊樂場規劃。在孩子眼中,台北的遊樂場有什麼值得香港借鑑的地方?港台的遊樂設施和配套,又有什麼分別?

攝影:黃寶瑩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管理主義 設施一成不變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深東樂Teen會」的兒童隊社工李澤霖(李sir)是今次「玩轉香港台北計劃」的帶隊社工,他表示,計劃包括一系列批判思考訓練、小組討論,以及到本地各區遊樂場進行實地視察,但在計劃進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小朋友的討論開始遇到樽頸,便想到出國考察,讓小朋友開開眼界,帶出更實在的意見。「台北的文化氣候和城市規劃與香港相近,參考價值相對較高。我們讓小朋友們自行做資料搜集,經投票選出七個地點,再由導師安排行程。」

+2

團隊利用五天時間,走訪大都會台北公園、中和員山公園、錦和運動公園、花博公園、樹德公園、天母東和公園及風禾公園。幾位「規劃師」異口同聲表示,台北的遊樂設施普遍比香港的更多元化和刺激,例如在一個公園內,已設有數個不同設計、用料不同的韆鞦、繩網陣,亦設依山而建的鋁製滾筒滑梯、石滑梯等香港少見的設施。Mandy直言:「台北的遊樂場好玩過香港過百倍,就算最唔好玩、最多蚊嗰個,都好過香港任何一個公園,康文署實在唔了解我哋想玩啲咩。」Kayden補充:「公園設施太少,又唔刺激,滑梯一秒鐘就瀡完。」

「規劃師」在李Sir(中)的引導下進行討論。

團隊中的「老臣子」Benson指,這一切都源於香港公園規劃的「管理主義」,「有危險的話,啲人就要負責任,所以只會買舊有的組件,不會做新設計,令設施一成不變,太保守,應該要更用心,大膽啲去設計。」李Sir則觀察到,在台灣,即使去到一個不好玩的公園,孩子也會主動創作一些另類的玩法,但在香港,不好玩的遊樂場便索性不會去。「這正正帶出反思,香港和台北的遊樂設施也是外購組件,但為何台北的會相對吸引?」

+6

著重共融 兼具綠化元素

他們表示,台北的遊樂場設施著重共融,如設有輪椅韆鞦、輪椅氹氹轉等,讓傷健人士也可使用,而設施亦兼具刺激度和安全性。「遊樂場地面鋪有特製的樹皮木屑,就算跌倒也不會很痛。」李Sir補充:「當地市民會自備紙皮瀡滑梯,這樣便不會熱到屁股。在中和員山公園,他們更會放置一個籃子儲存紙皮,讓有需要的人使用。」

「規劃師」們表示,台北的遊樂場著重綠化,除了每個公園均種植不少花草樹木,有助減低公園溫度,更多數有著大草地,甚至小山丘,讓孩子可以用紙皮墊著,從山丘滑下,相當刺激。他們認為,台灣遊樂場的佔地面積不比香港的大很多,但懂得善用空間,認為香港也可參考台灣的做法,多利用自然環境。Mandy指:「可嘗試依山而建,例如石硤尾公園的斜坡,已可建造一條滑梯。」

+7

李sir則認為,台北公園規劃的優勝之處,在於聆聽和採納用家的意見。「當地有由家長自發的聯盟組織,負責向市政府表達對遊樂設施的意見,其中花博公園便是採納他們意見而建成的。當地公園同時顧及使用者家長的需要,如設施旁邊會設有蓋地方,並鄰近洗手間和清潔設施。我們也希望推動這種由下而上的改變,從小孩子的聲音出發,讓成人可將他們的意見實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