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課程】村校教鑽木取火、上山下海 校長:想學生堅毅啲
城市發展得愈快,人們和大自然的距離便愈遠。孩子除了課本、補習和考試,他們的童年也能充滿自然的色彩。錦田的通德學校被自然環境和古蹟環繞,而且學生人數少而親密,酷似外國的學習環境,故校長參考外國的森林課程,在日常課程之中加入親近自然的學習體驗,期望學生能克服恐懼、個性更堅毅。
攝影:王淑君、部分相片由機構提供
通德學校位於錦田,校舍為四合院式設計,每級只有一班同學,而且大部分都住在村內,人數少但師生關係因而親密,全校宛如一家人。而學校附近群山環繞,四周綠草如茵。校長黃偉立受到北歐教育的啟發,曾到芬蘭交流,回來後參考芬蘭、德國、台灣等地設計的森林課程,再配合本地的生態環境,由今年新學年開始,為學生設計出校本的森林課程。
黃校長表示,學校在3年前已把下午的課堂安排為「樂學時段」,學生在下午可以學習樂器、運動、時裝設計、滾軸溜冰等。而今年,他再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加入不同元素的森林課程,例如學習攀樹、起爐生火、耕種、划獨木舟和露營等等,讓他們學習大自然的知識。
現今的學生較少接觸大自然,一出外就叫熱,個性缺乏毅力。
黃校長說,體驗式的學習最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他又期望學生透過森林課程,可以提升應變能力、自信心,同時個性更堅毅。
20公里單車認識人文風情
早前,黃校長陪同20名四至六年級的學生由大埔出發,一起踩單車到上水,沿途他們一起尋幽探秘,拿着地圖探索社區。
他們的車隊浩浩蕩蕩,熱鬧而有秩序,穿梭單車徑上。他們到訪擁有50年歷史的「權記皮鞋」店,學生表現好奇,又詢問店主最愛哪一雙鞋;其後到了一間相片沖曬店,了解這類型的店鋪如何適應社會科技的轉變,繼而轉變經營模式。此外,導師又向學生介紹一間有30多年歷史的雅士餐廳,原來這曾是新界最高級的西餐廳,昔日附近英軍軍營的外國人都喜歡前來幫襯,一切都已成往事。
學生踏着他們的「座騎」從城市又走到鄉郊,在短短的路程上感受城鄉共生。他們一路直去到羅湖邊境,又享受到傳統豆腐花的美味,參觀富歷史色彩的居石侯公祠,便完成旅程。雖然在旅途上又大灑汗水,又給蚊叮蟲咬,卻不嫌辛苦,感受到滿滿的樂趣。
上山下海 感受自然之樂
黃校長指,學校盡量安排不同的外出活動予不同年級的學生,「例如之前有乘風航,參與的學生都克服恐懼,全跳進海中;剛完成的單車遊,以及山澗遊等等」。他又說,學校在四年級安排學生必然參與游泳課,即使學生不精於游泳,也能享受玩水的樂趣。
他看到學生都十分歡迎新設的森林課程,對活動和課堂都感到雀躍和興奮,亦非常投入。「部分低年級的戶外活動更會邀請家長一同參與,變成一個愉快的親子活動呢!」黃校長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