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孩子爭取注意而變曳 應對策略:故意忽略|程衞強
不同的管教工具都有其適用時候,例如之前談過的「冷靜區」是用來處理情緒的,而這次講的故意忽略,則是用來處理「為吸引成人注意的負面行為(Attention Seeking)」。如果有關行為並非「為吸引成人注意而出現」,故意忽略未必有用。
近日有朋友問到有關孩子的行為問題,並表示已用了「故意忽略」,但有關問題卻仍然一直纏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故意忽略(Planned Ignorance)」的這個技巧。
可是,我們怎知道那些行為,是否「為吸引成人注意而出現」呢?爸爸媽媽可以先留意一下,有關行為出現的情況,是否當時照顧者都沒有在關注孩子呢?舉例說,媽媽忙於照慣年幼的弟弟,哥哥就故意發出尖叫、甚至將東西擲在地上,以吸引媽媽的注意。而這個行為,特別在沒有照顧者關注孩子時,會特別出現的,這就有可能是Attention Seeking的問題了。
反之,如果這個行為的出現,帶有明確的目的,例如孩子因為想買某個玩具而尖叫,這樣,就不應該用故意忽略了(可以用其他的例如轉移視線、約法三章、多看一會等等)。
當確認了孩子因為要「吸引成人注意而引起負面行為」後,除了故意忽略外,其實也有其他方法的,例如在孩子出現負面行為前就關注一下他,例如稱讚他自己在玩積木,很乖巧;又或者預先告訴他媽媽在忙什麼,要他等一會(但要注意幼兒的能力,不能等太久哦);甚至邀請他一起幫忙,從而建立他的能力感等等。
若果負面行為出現了,父母要使用故意忽略時,首先必須確保孩子當時是安全的,然後就可以故意不關注他(表面上),但實際上是暗地裡觀察他,以免孩子因情緒升級而出現危險,而且,故意忽略很重要的,並非單單的忽略,而是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能夠得到關注,什麼行為是不能接受的。
例如尖叫,他總不會一小時60分鐘都在尖叫的,總會需要抖一下氣吧?這時候就應該出力地稱讚他「嘩!小明真係大個仔啦!佢自己喺度安靜咁玩玩具!媽媽好開心!」然後甚至可以給他一個大擁抱(之前的尖叫呢?算數吧!),之後可以告訴他等一會、也可以邀請他一起幫忙、也可以給他一個任務,總之,你已經知道他需要你的關注了。如果他再次出現負面行為?那你就重啟「故意忽略」的步驟吧!
值得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在執行故意忽略的過程中,孩子的「行動」會升級,甚至傷害到人或物,例如將自己的頭撞在牆上。這個時候,爸媽切忌露出一副很緊張的表情或語氣,而應該保持目無表情、說話語氣堅定但不浮誇(快去報名藝員訓練班),然後走過去,將孩子(強行)移到安全位置,然後直接、簡單、清晰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當孩子稍停下來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立即稱讚他的安靜行為(即使那個時候已經是兩行鼻涕!),而且語氣、表情也要豐富,如不明白可以去學一下我們的國粹「變臉」!
簡單的總結一下,故意忽略有幾個重點:
第一:引起行為的原因(只適用於Attention Seeking的行為哦)
第二:注意安全
第三:以讚賞良好行為作為最終目標
希望小小的貼士,在各位爸爸媽媽的育兒路上有一丁點的幫助。
作者簡介
程衞強
兩子之父,香港註冊心理學家、英國特許心理學家,雙碩士學位(應用心理學(特殊學習需要)、環球商業管理)、雙學士學位(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現為大學客席講師、私人執業心理學家、企業顧問、創業家,卻同時是專注力不足症(ADHD)患者,現身說法讀書不需要坐定定、分心也不一定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