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政見不同惹家庭紛爭 應學會相知相惜 避免衝突
近日,社會上的政治議題成為了許多家庭餐桌上的話題,各持相反立場的話,很容易會造成言語上的衝突。一味只顧說服對方並不是有效的溝通,聆聽彼此的意見,學會相知相惜才是正確的處理手法。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其他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近日,我們的社會發生了一件大事。作為香港人,相信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不聞不問。所以,在我們閒話家常時,這件事也是我們的主要話題。如果大家都在同一立場上去討論,當然有很理想的效果。但若果立場相反,想必難免會引起一場激烈的討論。
就好像我爸也完全不了解更不明白,為什麼要爭取,究竟有何意義。經過多次溝通無效之後,我亦開始避免談及這話題,免傷了和氣。我也好像突然明白到,就算是我的父母,也未能每件事也跟我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尤其是當我長大後,不只是關於社會上的話題,還包括我人生中的某些選擇。
我在有些事上會堅持,有些事也會選擇順服,但心底仍是非常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及體諒。不過,我也明白其實每件事情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立場,也許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也許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導致我們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致。
在這件事上,我最大想法是:如果將來我的孩子跟我又在相反的立場上,我應該如果是好呢?最後有了以下這些想法。
清楚了解自己孩子,同時也讓孩子了解自己
很多人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出來,對他最清楚不過。但是,當孩子漸漸長大,其實我們的親子關係和對對方的了解都是會有轉變的,亦不會像小時候一樣密不可分,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加了解對方,明白對方的喜好,感受等。願我們一直可以維繫着良好的關係。價值觀相近,相信可以大部分事情上都會在同一個立場上。就好像今次事件,二百萬人中,我們見到很多是一家幾口,甚至一個家族一同站出來參與,這就是我認為思想相近,價值觀相若,所以會並肩而行。
從小開始教育孩子要同理心,並且以身作則
根據維基百科說明,同理心(英語:empathy)或稱做換位思考,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其實每個人心底都會有這份同理心,只是有些人會忽略這種感覺。若從小讓孩子更理解這種感受,相信他將來也不會成為那種極度冷漠的人,不過當然同理心有一個特質,就是能夠理解他人,並對他人感同身受,但不一定代表對其也能夠認同。所以,就算不同立場,我們也會嘗試去理解對方,雖然未必認同,但至少要懂尊重,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人和自己不一樣啊。
最重要的是,家庭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
假設以上都沒有用的話,在事情發生後,父母和孩子依然立場不一樣,那麼必定會雙方各執一詞,打算說服對方,僵持到底就會破壞了彼此的關係。這個時候,請作為父母可以彎下身一點,用心聆聽孩子多一點,陪伴他同行一次,畢竟這個是我們一直守護的家。
以上都是突然有感而發,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夠與孩子共同成長。
內容提供:Alvin媽媽
作者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byAlvinMAMA/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媽媽有感~我要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