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修訂課程】新學年小一數學沒有文字題 小三提早學睇棒形圖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課程發展議會建議小一至小三的小學數學科修訂課程於2019/20學年起在小一逐年推行,不過大部分家長其實並不會知道實際上「修訂」了的地方是甚麼。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生活環境令小朋友的數學能力亦出現轉變,例如現今社會未來潮流是電子貨幣,將來不用進行硬幣互換的生活,或者八達通的普及令他們對元角概念較弱;不過現代小朋友更需要的是數據分析,因此統計圖形上亦會比以往加強。

受訪者提供圖片

初小重要改動

現職數學老師的邵Sir指,是次修訂目的是優化與重編課程,以便中小幼之間的課程銜接更符合實際情況!而修訂主要針對三種問題。

1.刪去內容重覆的課程

例子:「20」以內的數,幼稚園早已教授,此課題將於小一課程中刪除。

2.整體學生能力未能達標

整體學生能力未能達標的課題會延後處理,例如:小一對24小時的理解不足,故不會討論一天有24小時或24小制的安排;在小二課程中,學生的小手肌發展未能配合,會把全部「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課題移至 小五,並刪除去「製作立體圖形」。

3.加快推展一般的運算和觀察能力

例如:小一連加法應用題改於小二,小一只須學習連加法的算式題;考慮到將來社會對數據的觀察和理解較為重要,因此把小四的棒形圖移到小三教授。

4. 乘法改動部份

二年級下學期,會進行對學生要求較高四則計算(包括加、減、乘和括號的統合運算),但事實是一般學生的數學智能,未能同時處理加、減、乘和括號同時出現的複雜運算壓力,故此此部份會改於三年級才進行學習。

另外教育局認為「發現乘法交換性質和結合性質」較為容易教授,把由四年級才教授的「運用乘法交換性質和結合性質進行乘法運算」部份調到三年級進行學習,讓學生盡早了解運用這些性質,令運算更快捷,例如: 25 × 53 × 4 = 53 × (25 × 4)。

加強STEM元素考慮未來趨勢 強調課程修訂只是建議

因數學是STEM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次課改亦會加強與其他科的橫向連接,尤其是強化應對STEM學習多變元素和實用為主軸的應用題理解,例如,在小二的四位數課題中,加添了「奇數和偶數」、「順數和倒數」等變化,同時亦會加強電子課材和支援。

另一方面,部分課題受現今科技發展影響,在小一「貨幣」課題中,減少了「硬幣互換的種類」,主因不單是降低難度,而是將來也許不用進行硬幣互換的生活。

最後邵Sir強調,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只是供老師一個參考,並不是硬性規定一定要跟隨的指引。因此即使修訂了部分指引,不表示校方或老師的做法會馬上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