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仔玩STEM】創APP減剩食 小學生首戰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銀

撰文:王淑君
出版:更新:

香港科技揚威國際,上月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發明展,本地參展隊伍囊括多個獎項,其中一個全由小學女生組成的隊伍令人耳目一新。來自聖保祿天主教小學的3名女生,看到同學在午餐時食剩不少食物,自發地向老師表達希望盡一分力減少廚餘,研發出「SMART EAT」手機應用程式,讓學校和家長知道學生午膳的食量,鼓勵學生不浪費食物之餘,也了解每天吸收的營養。此應用程式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奪得銀獎。
攝影:歐嘉樂

3位小學女生是本港參戰15年來首隊小學生。(大會圖片)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全球知名的創新及科技盛事,今年剛在4月中圓滿結束,由本地科創公司研發「WATMAR3水性製造及回收電池技術」獲得全場最高榮譽大獎。而聖保祿天主教小學由3名女生組成的隊伍,更是香港參展15年來首支小學生團體,首戰即報捷,憑SMART EAT手機應用程式奪得銀獎。

SMART EAT的標誌是一隻可愛的紅蘿蔔,學校更把「代言人」製作了不少紀念品,原來是為了鼓勵初小學生在午膳時候為餐盒拍照、上載數據,再從中選出「最有營班級」、「最惜食班級」等獎項。SMART EAT開發者之一、五年級的李迪霖指,紅蘿蔔是普遍同學都不愛吃的食物之一,但有初小學生為了得到可愛的獎品,而努力地把餐盒清空。

拍一張照,家長和學校立即知道學生食剩多少。

意念源於減少浪費

回想為什麼會開發這個應用程式,原來該校2年前由半日制轉為全日制,學生需要在學校午膳。或是不習慣飯商的飯盒,又或是吃飯的環境轉變,五年級的李迪霖和她的好朋友,同是五年級的陳芊螢和六年級的魏靖瑩,發現同學的餐盒經常吃不完,剩下許多食物。她們擔心同學會因此缺乏充足的營養,也認為要想辦法減少浪費食物。

她們3個在課外都有參與STEM活動,熱愛用創意和科學的方法,動手解決問題。她們找學校的資訊科技發展主任阮澤恩老師提出意見,阮老師非常欣賞她們的主動,立即為她們尋找資源和技術支援。「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的教授和學生都很支持我們,始終對小學生而言,編寫應用程式仍是太艱深,很多時候是她們提出意見,港大學生幫助把意見化為真實呈現。」阮老師說。她又指,因為3位女生平日都很熱愛STEM,迪霖尤愛編程,因此提出的意見不會天馬行空,現時全校應用的程式幾乎是完全實踐了她們的意念。

SMART EAT是一個讓學校、家長和學生同時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學生可以利用程式選擇午飯的款式,程式會顯示出穀物、蔬菜和肉類的營養比例,讓學生和家長參考。在午膳結束後,學生只需用手機掃瞄QR Code登入自己的帳戶,再為餐盒拍照,家長和學校便實時了解學生在午餐吃了多少,家長也可以就此在晚餐時調整飯菜的營養。靖瑩說:「因為家長會看到餐盒吃剩多少,所以同學也有壓力,會盡量吃完。」迪霖也看到,同學們變得更積極地吃完整個飯盒,期望同學即使升中後,不需依賴程式也培養到不浪費食物的習慣。

阮澤恩老師。

首次出戰日內瓦

一直有贊助該校STEM課外活動的林氏基金讚賞同學們的創意和努力,願意資助她們成為本港參展15年來第一隊小學團隊。阮老師也密鑼緊鼓為她們預備英文講辭,讓她們事前做好準備。「但第一日太緊張,我們不敢和外國人介紹自己的APP,等有人來問才背出內容。」迪霖笑說,但後來她們都適應了展場的環境,變得主動,「連評審來問過我們也沒有察覺,後來才知道他是評審之一。」

她們又記得一位只懂法文的參展人士對APP深感興趣,但他又只懂聽法文,她們只好繼續說英文,再加上肢體語言和展板,努力地讓他明白APP的運作。阮老師表示,跳出香港、走上創科的國際舞台,實在令3名小女生眼界大開,自信也提升不少。她們在展場也吸收了很多意見,芊螢正為程式加入小遊戲,希望精益求精,令APP更受人喜愛。

關佩玲校長。

校長:女生也愛動手做STEM

校長關佩玲坦言,社會上的確有性格定型,「覺得女孩子語文叻啲,男孩子就數理好啲」。該校是女校,隨着政府大力推動STEM,女孩子也需學習科學知識和動手解難,「有女生在五年級才第一次見到螺絲批,但她們其實對STEM很有興趣、很願意落手試,不過成品或許比男生造的較為姿整」。

該校轉為全日制學校後,下午為多元智能課,祈為學生發展多方面的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關校長認為,女生在高小階段思想較為成熟,很懂得分配時間和表達自己,因此當3名女生願意在課外額外花時間研發應用程式時,校方也非常支持,樂見她們衝出國際,榮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