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溫習攻略】中文科閱讀理解最困難 注意題目分清因果關係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正值考試季節,家長們都會盡力幫小朋友溫習。日前編輯部已就英文科、數學科和常識科推出溫習攻略,中文科我們就請教了博思教育的陳sir,為各位家長提供一些溫習重溫句子及閱讀理解的建議。
(示範例子截圖自「零失手答題教室-黃埔」Facebook 專頁)

重組句子

陳sir指,家長可以幫小朋友溫習中文科的部分,以語文基礎部分為主,即詞語運用、標點符號、擴張句子等。當中重組句子部分會令小朋友較難掌握,需要運用到一些技巧去幫助他們組織句子結構:

閱讀理解

(VCG圖片)

閱讀理解部分,陳Sir認為家長比較難跟小朋友溫習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學校老師在教中文科的分配時間上,較少教及閱讀理解的作答方法。而低年級學生所認知的字彙不多,面對每篇數百字的文章,就會無從入手。另外由小三開始,學校出題方式開始會有轉變,問題多數問原因,經過,結果,講求學生應有「因果關係」的認知,通常問題問原因,但學生往往作答了結果就會分數全失。

以下為一些處理閱讀理解題目的技巧及示範例子:

*陳Sir會教學生在每個選項都寫下記號或間線,目的要來提醒選項不同之處,再用刪除法,去提升命中答案機會。

因果關係題目

文章內會有很多題目中選項出現過的字眼,用於擾亂學生找出正確答案,要分清何為「原因」、「經過」、「結果」,可以自己寫記號方便理解,避免被文章的枝節影響到選擇最佳答案。

相關技巧和示範例子:

+1

另外,閱讀理解問題中多數會問原因,我們必須顧及問題人稱的身份,要懂得設身處地去尋找答案。

(Getty Images)

建議多從故事中歸納內容 家長幫助延伸

陳Sir指不一定要額外做補充練習才可以訓練到閱讀理解技巧。「當然以考試為主導的學生都會以補充練習,提升對題型的認知,以及最快有成績。但以長遠來說,我們都會鼓勵學生多看圖書,去認識更多詞彙。」學生看完一段故事後,可嘗試去歸納內容大意,提升組織能力。

另外,家長可以問學生:「假設你就是自己主角,你會怎樣做?」只要學生言之成理,配上生活經驗,就能夠提升「延伸」能力。

主旨類題目

主旨類長題目其實有例句可跟,只要知道文體及加插內文意義,就能輕鬆得分。學生要從文章中歸納和理解文章背後帶出來的意義或道理,才能取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