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唔專心】上堂打瞌睡唔一定影響成績 瞓住覺都可以接收資訊
粉筆在黑板上來回書寫的聲音、老師在朗讀著教科書上的內容,伴隨少許同學間竊竊私語的噪音,試問還有甚麼環境比這個情景更催「眠」。無論是以前的學生還是現在的學生,都逃不出上堂打瞌睡的命運,作為家長當然想自己的小朋友認真上課,但專心是否一定能吸收到知識,打瞌睡就一定成績差?相信以下研究會刷新媽媽們的觀念!
睡眠期間也可接收資訊
相信大家都有過上堂打瞌睡的經驗,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完全熟睡,更多是處於一種半醒半睡的狀態,對於老師的聲音內容其實都是聽到的只是比較沒有專心,因此有時班上有同學經常打瞌睡但成績卻很好也不是全靠外在的補習。
而至於完全在上課期間完全熟睡的個案,來自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挑選許多不同的聲音,在受試者睡眠時播放,每一個聲音、會配對一種氣味,受試者在睡覺時,若聽見搭配難聞氣味的聲音,呼吸變淺;聽見搭配讓人愉悅氣味的聲音,受試者會大口呼吸。令人驚訝的是,受試者清醒後,仍會保留對該聲音的反應,因此在睡眠期間我們還是可以接收一定資訊。
學習後馬上溫故知新?
有不少家長都認為,在小朋友剛掌握到新知識時,應「打鐵趁熱」馬上多做練習、溫書去鞏固知識。印地安納州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心理學教授Jessica Payne,推翻了一般家長的認知。他以207名天晚上至少睡眠6小時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組是早上九時學習晚上九時測驗;另一組晚上九時學習,在睡醒後的早上九時測驗,結果顯示睡眠是幫助記憶的絕佳良藥,學習後立即睡眠的同學在記憶表現上更為優異!
不過這兩個研究並非告訴家長上堂打瞌睡是好事,溫習是件壞事情,而是我們不應太苛刻去把我們認為對小朋友學習「有益」的事情應用在孩子身上,反而對小朋友學習沒有幫助!知識不是用努力、時間就可以換取回來的,學習除了要最基本的努力、時間外,家長更應反思的是學習方法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