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年紀愈大愈不快樂 功課多父母干預玩法令孩子失去快樂感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今日舉行記招分享「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9」結果,今年以「遊戲與快樂」為主題,訪問了1083位6至17歲兒童,結果顯示61.5%的兒童感到快樂(2018年的比率為61.6%),不快樂的有10%(2018年的比率為9.1%)。整體上,感到快樂的兒童比例及快樂程度的平均分數(7.07分)較去年(7.14分)為低,調查也發現香港兒童遊戲時間和戶外遊戲不足!
攝影:李紫銘
1.上課日無時間玩
最直接影響小朋友快樂與否的關鍵因素就是遊戲時間,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需要1小時的遊玩時間,但是次調查結果顯示,上課日(星期一至五)有54%兒童每日少於1小時的遊戲時間,非上課日則有25%。
今年15歲,就讀中三的莫同學表示,自己就讀北區一所中學,功課量偏多,多的時候可能一日有15樣功課,會做到凌晨兩、三時,朋友都會和她傳訊息抱怨。因此多測考、功課,相信是其中一個令上課日少時間自由玩樂的原因。而是次調查亦顯示有超過七成受訪兒童認為功課學習繁忙阻礙自己玩樂。
另一方面,今次調查還有一項數據符合莫同學的經歷,就是年紀愈大快樂指數就愈低,莫同學也認為小學的生活比現在更開心。
2.家長不陪玩、玩也干預多
調查發現兒童和父母一起遊玩所獲得的快樂感會更多,但只有10%父母星期五、六日或假期會經常陪子女遊玩,約26%會間中陪伴。而大部份父母都會限制子女遊戲時間,甚至乎連遊戲內容都會干預,玩的遊戲都是父母安排,令小朋友創意和想像被局限,家長太在意「正確」玩法,太在意「輸贏」反而失去樂趣。
今次調查特別加入了兒童參與冒險遊戲的情況,冒險遊戲的意思是指帶有風險的遊戲,例如參與歷奇訓練使用剪刀,在合理的範圍內爬高爬低。這類冒險遊戲有適當的挑戰性、難度能令小朋友學習到解難知識,學習到各種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等等。但結果顯示初小學生的父母傾向反對子女進行有風險的遊戲。
3.手機遊戲成主流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最常玩的遊戲是電子和手機遊戲,而且數字相當驚人,足足超過75%,大幅拋離排第二位的桌上遊戲。
今年13歲就讀中一的伍同學,就是以手機遊戲為主要日常娛樂的兒童,主要原因是很多朋友也在玩手機遊戲,而彼此之間可以連線對戰,朋輩影響加上方便遊玩導致他看螢幕的時間增加。
建議多讓孩子參與戶外活動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先生認為,小朋友應多參與户外遊戲活動,但可惜香港公園愈來愈低齡化,但安全系數奇高,令一些較大的小朋友得不到樂趣。但近來的屯門共融遊樂場是個好開始,希望政府多興建類似大型公園。
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彦明醫生則認為,小朋友應多參與群體性活動,家長不應主導小朋友的遊戲內容,也不應過分保護小朋友,不給他們「經歷」的機會。
以吳醫生的一個小分享作結:「曾有病人家長問我,害怕小朋友爬樹弄傷尤其是他有病在身,應該怎樣做?我回答他:『你應該教她如何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