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子女常大發脾氣且極難安撫?須注意是否患有情緒障礙

撰文:媽媽寶寶
出版:更新: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在情緒的表達上會有越來越多不同的樣貌、形式。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向情緒(高興、快樂),另一種則是負向情緒(生氣、難過)。

不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會有一個情感的狀態。碰到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情感的表達也越來越複雜(例如:罪惡感)。家長須先了解,孩子在表達情緒背後的意思,並從日常生活中的言語、行為舉止來觀察。

情緒和情感兩者是不相同的,情緒是透過認知或是經過教導後,生理和心理綜合過後所出現的一個反應,稱之為情緒。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一定會有情緒反應,若是在反應中出現過多爆炸性的情緒(發脾氣、不合作),而在這種失控的狀況下,質跟量都已經超過正常的標準,則會將這種狀態稱之為情緒障礙。

不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會有一個情感的狀態。碰到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Gettyimages/視覺中國)

3歲以前的孩子,在正常狀況下,只要父母可以滿足孩子需求,孩子通常就不會出現過多情緒表現。反之,若是情緒障礙的孩子,即便家長已經滿足他的要求,在情緒表現上,仍然會出現失控的狀態。而到了學齡期,必須透過規範來訓練孩子控制自己,對情緒障礙的孩子而言,會出現很難管教的問題,這時醫師就會透過診斷,區分不同類型(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性反抗疾病)情緒障礙的孩子。

家中孩子若是確診具有情緒障礙的問題,家長不必過於擔心,目前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先從訓練家長在情緒管理方面著手,教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釋放壓力、接受自己的情緒。家長們應該主動了解,哪些事情容易誘發孩子的情緒,如何透過語言的方式,讓孩子將情緒說出來,使壓力可以先透過言語表達進行發洩,而不是讓孩子的情緒持續往上攀升,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家長們應該主動了解,哪些事情容易誘發孩子的情緒,如何透過語言的方式,讓孩子將情緒說出來,使壓力可以先透過言語表達進行發洩,而不是讓孩子的情緒持續往上攀升,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Gettyimages/視覺中國)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而言,他們不擅於情緒表達,因此讓孩子學習說出「爸爸媽媽我現在心情不好、不開心,我要怎麼解決?」極為重要,家長可以透過訂定遊戲規則、或是角色扮演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焦點議題】讓孩子不亂發脾氣,學會正確表達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