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將小朋友的懶音當作黐脷筋|博士媽媽

撰文:博士媽媽
出版:更新:

許多家長誤以為小朋友咬字不清便是有「懶音」或「黐脷筋」。對小朋友來說,這些發音問題不但影響表達能力,亦有機會影響予人的觀感,如不正視問題,更有機會影響其結交朋友及學習表現。

真正的黐脷筋是指舌根拉住舌尖,令舌尖不能向上,許多人所指所謂「黐脷筋」多指是說出一些舌齒音(/ s /、/ ts / 及 /tsh/)時把舌頭從牙繨間伸了出來(dentalization);而不是真的因「脷筋」短而影響發音。其實,真正「黐脷筋」的人數目不多。

記得有一次到一間小學為一位小朋友進行言語治療評估,並發現他的舌齒音即s、ts及tsh聲音說不正,有點伸出脷的習慣,我們評估他有構音障礙。但當我們邀請媽媽前來觀課、了解孩子的情況,那位媽媽卻堅稱孩子只是「黐脷筋」,並拒絕進行言語治療訓練,更說打算替孩子找醫生剪脷筋,以解決問題。

於是,我惟有花盡唇舌向這位媽媽解釋,她的小朋友並非「黐脷筋」,如無故接受剪脷筋的小手術,小朋友既要捱痛,亦無法改善發音問題。後來這位媽媽終被說服,接受言語治療訓練,而她的小朋友很快亦改善了構音問題。

除了小朋友之外,亦曾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爸爸向我求助,進行言語治療訓練。他的懶音問題很嚴重,將n音、ng音及k音t音尾音倒亂。我好奇問他,為何突然打算接受訓練?這位爸爸說,原來是他的兒子在學校學懂了正確發音後,回家經常「教訓」父親說話像「黐脷筋」,懶音太重。為了面子關係,這位爸爸決定自行尋找言語治療師糾正問題,希望能字正腔圓與兒子溝通。其實,成年人了解發音問題何在,很快便可糾正懶音問題。

一般所指的「懶音」多指是尾音的錯誤,使相近的發音混淆起來。

最常見的懶音有:

1)    尾音 / -ŋ / 及 / -n / :
朋vs貧、羹vs巾、講vs趕、恆vs痕、橙vs鏟。

2)    尾音/ -k / 及 / -t / :
北vs不、百vs八、塞vs失、默vs襪、黑vs乞。

除此之外,有些成年人的發音亦會因英語或普通話影響,把尾音/ -m/ 、/ -p/ 、/ -t / 、/ -k /、/ -n /、/ -ŋ / 混淆。 

秦蓁博士 Joyce chun(專頁:博士媽媽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