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主意】結合電子教學與體驗 活學歷史發現箇中樂趣 

撰文:黃慧雯
出版:更新:

還記得中學的歷史課嗎?情況應是離不開「死背硬記」,以及老師單向的講解?這種單一而有系統的學習,着重知識的傳授;另一種加入多點與課程有關的活動,然後繼續講課。然而,社會不斷在變,教與學亦應否與時並進?當中有沒有一個具趣味又有明確目標的學習及教學方法?
「作為老師,我們重視價值觀教育,但可能更重視學習『實際』的知識和技能,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黃家筌老師,於樂善堂顧超文中學任教歷史與文化科,去年9月開學時在歷史教學嘗試開展第三條道路,在課堂教學加入模擬考古活動、電子書增加學生思考及發揮的空間、用AR學校史……究竟學歷史可以幾有趣?
【撰文:梁蔚澄 攝影:陳焯煇(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化身成考古學家 動手發現「兵馬俑」

「先折一半吧!」、「應該由左上角開始」……四人一組的「考古學家」,拿起桌子上的一個白色「磚塊」,仔細地研究該從何入手,然後四周響起開鑿的聲音,有些心急想一睹文物的真身,便使用蠻力,但一到看見文物的部分便開始小心翼翼;有些溫柔的掃走文物的灰塵。等等,這個模擬考古發掘活動雖結合秦代歷史,但兩節的課堂都用來「考古」嗎?非也,學生需填寫一份考察報告,例如文物的高度、保存情況,同時學生亦需要網上尋找資料,如為何兵馬俑於秦朝出現等。

各人鑿出來的文物是各有不同,如有士兵、將軍、馬車等,同學需利用手上的iPad為文物拍下照片並上存,然後老師便會與同學一起討論文物的故事,有一組獲得皇帝,因此在上載圖片時命名為「我好高大靚仔」,弄得眾人哄堂大笑。由學生動手發掘,再在網上了解秦朝的歷史並回答老師的問題,最後由黃老師與眾人討論各項問題的答案,因此這不再是從書本上單方面吸收秦朝的歷史,而是由學生參與及討論中了解秦朝的軍備、建設、殯葬文化、政治制度等。這個課堂活動在一月時舉行,此刻已是學校考試的最後一天,學生鄒慧敏至今仍津津樂道地與我分享:「我們掘出來的是一隻馬,整個活動很有趣,而不用只整堂在聽書或看資料,我還記得大家都十分雀躍地鑿呢。」

「校園定向」 歷史就在身邊

身體力行再加上運用iPad去學歷史的活動不止於此,學生黃安琪於整個中一歷史活動中最難忘的是「AR校史遊縱」,就像野外定向的遊戲一樣,學生手上有不同的提示,當到達目的地時把iPad對準目標一掃,螢幕便會顯示出現短片介紹相關的歷史。她闡釋:「例如拍了冷氣機的能源標籤,便出現冷氣機的歷史,這個活動可以在校內四周尋覓,有趣得很。」

與黃老師一同構思及設計歷史與文化科的殷老師表示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用最少的人力,做出眾多不同的活動。比較難忘的是正是「AR校史遊縱」,AR的特點是只要素描圖片,便可擴增實境,彈出一些歷史圖片及他們事先製作的影像及聲音導航,他笑言:「原來現時的五樓,以前是天台來的, 我們是常說學歷史,但其實這些身邊的歷史我們也不能忽略的, 而學校亦是學習歷史的一個起點。」

他還記得當日學生十分雀躍地走勻了廿幾個地點,「在電子學習及自主學習方面在這一刻爆發出來。」支持自主學習的劉潤牛校長亦表示:「學生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學校教育質幫助他們學習、思考、溝通、創新,給他們基本的條件和能力,才可適應未來的社會。 」因此他亦鼓勵歷史與文化科的老師多作溝通,才可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課堂,得以把計劃於下年繼續延伸及發展。

+3
回想這些年來無論是當老師還是學生,最深刻的往往是涉及價值觀或和自己生活相關的課堂,下課後會感到絲絲的感動和意猶未盡。
黃家筌老師

老師:學歷史最重要的是「人的價值」

黃老師於去年參加一個創新教師計劃,在十星期的進修中,其中兩星期分別前往倫敦及荷蘭作海外考察。令他最震撼的是參觀Anne Frank博物館,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便是《安妮日記》的作者,此書是安妮在納粹德國佔領荷蘭的時,躱在屋子的閣樓數年所寫下的日記內容,戰後由她倖存的父親加以整理出版。博物館先讓黃老師了解安妮的童年生活,及納粹德國如何對待猶太人,然後再進入安妮躲藏的密室。

他說:「那裏沒有語音導賞,也沒有太多的文字解釋,最震撼的是讓你感受當刻的場景。」這讓他反思多年的歷史教學中,除了知識的傳遞,價值觀教育又怎樣在課程中滲透,讓學生與自己及生命有所連結。他認為學歷史最重要是理解背後「人的價值」,如中國傳統思想所說的「孝」,歐美國家提倡的「自由民主」,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可明白對錯,認識人性的真善美。當一切有了基礎的概念,學生才能進一步感受,產生同理心,並帶來震撼。

+6

於是他嘗試在全級中一的課堂內運用電子書、AR、「模擬考古」來增加學習趣味之餘,亦嘗試成立一個歷史小組,萬事起頭難,因此歷史小組作為進行創新的學習計劃的先行小隊,部分合適小組型式的活動或學習方法會在歷史小組中進行。如小組的學生曾前往活字印刷廠,學生黃程晞說:「親身去比你在書內見到的,加上摸到字粒,印象會更深刻;老闆亦會講自己的歷史,而你不明白的地方,他可以立即回答,但在課堂,你無得問,只可以上網查資料。」

對他而言,他喜歡歷史小組的活動夠輕鬆,這樣「活」的教學,「上堂有時就是這樣聽書,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而教,然後考試;歷史小組反而可以走出去,記得那件事比背書更長久。」。當時黃老師亦鼓勵同學以文字、錄影、拍照等方式記下這個歷史老店與活動,希望學生不只是認識香港的歷史,更能從中欣賞這些人和事及其背後的價值與意義,培養他們反思的能力。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