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派位】抽獎,真係會唔想中獎?!│Sci Papa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筆者這幾天看到不少有關小學「大抽獎」的報導,正正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特別的例子,更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相信不少人亦疑問,真的嗎?「嗰個阿媽竟然為咗個仔讀名校搬屋,仲要派咗最後志願間學校?!」「使唔使呀,坐遊艇慶祝派到第一志願?唔通以為自己中咗8千萬六合彩頭獎?!」
筆者深信,父母在放榜那刻的開心與傷痛,也許真的是發自內心,並非演戲。面對自己完全控制不了的大抽獎,想中獎是人之常情,「開估」剎那控制不了情緒,實在不奇怪。筆者亦相信,不少對現有抽籤機制既憎恨又害怕的父母,實是迫不得已要參與這場遊戲。
【編按:作者為Sci Papa】

資料圖片(鄧倩螢攝)
生咗小朋友要唔玩這個遊戲,其實不容易。

帶子女移民外國?錢不夠多、學歷不夠高、沒有親戚住在外國,要做到難度十分高。讀私校或直資?錢不夠多、小朋友面試表現不夠好、自己人脈不夠廣,要做到十分難。不上學自己教?錢不夠要上班、教小孩沒耐性、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讓小孩過群體生活,亦令家長舉步艱難。思前想後,不喜歡賭博又運氣長期谷底的人,結果還是要填表,把小孩的號碼像六合彩的攪珠球一樣,放到攪珠機裏,期望能被攪珠機早早吐出來。

好多人認為父母應該放開一點,好學校差學校都可以出到狀元,或甚是沒成為狀元的退校生創業至富的例子亦比比皆是;但見工面試想去好公司、打機想打低大佬或抽到最稀有的寶物、買六合彩想贏到頭三獎,都正常不過,失敗了會失望亦不是出奇事吧!何況是自己的小孩,被隨機派往一間小學,真的很難沒期望⋯⋯

+20
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當然升小只是小孩成長的其中一個里程碑,父母亦都必需要學會放低,不能令自己及小孩過份憂慮,或有過大的壓力。但,對於比較緊張的父母,在放榜後有過激的情緒表達,被標籤成怪獸家長,筆者實在覺得有點可悲。

舉一個小例子,還記得小時候筆者參加籃球比賽,坐在後備席做觀眾,看著自己戰友比賽但不能出手,比起能自己落場出力較勁更緊張。所以作為父母,對於一場出了很少力氣,卻需要多多運氣的大抽獎而擔心,知道結果後那強烈的興奮或失望,實在需要我們作更多的同理!

筆者不是教育制度的專家,難以全面分析「大抽獎」是否公平公正,亦不夠資格去批評這個制度。但作為以後都可能要「被玩埋一份」的父母,已確切感受到,「小學未必影響一生」、「差嘅小學都可以出狀元」這些不需擔心太多的想法及「希望女兒能入讀心儀小學」、「唔想阿女要跨區返學」而不知所措的感受,那種互相矛盾的無奈。

Sci Papa (專頁:Scientific Papa

喜歡科學,但更喜歡老婆跟女兒。覺得科研跟「湊女」都是要有極度的耐性,不怕失敗,還要懂得自我反思後用不同方法再嘗試!將育兒及科學融合,期望伴著女兒走一條快樂的成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