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子女】嚴厲管教影響孩子語言能力 適度回應陪伴最重要
傳統華人社會總認為「嚴母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但台灣一個研究指出,原來嚴厲管教孩子和「望子成龍」的父母,會降低孩子的家庭學習品質,連帶令孩子的語言能力較弱。
台灣科技部與台灣師範大學合作,於兩年前開始建置「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追蹤全台8千名0到8歲的孩子的發展能力,未來將免費開放予大眾使用。而在開始計劃前,團隊連續3年以450名新北市6個月到4歲半的嬰幼兒做先期研究,結果發現幼兒整體家庭環境品質較高時,語音、社會溝通等語言能力表現會比處於低品質家庭環境者佳。
什麼是家庭學習環境呢?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周麗端解釋,家庭學習環境包括父母回應(與孩子互動;幼兒發出聲音,父母做口頭回應)、學習材料(提供學習教材、書本等素材)、環境多樣、學習刺激(提供、提高學習機會)、接受幼兒的程度(不會因孩子不聽話過度責罵或限制)等。
嚴厲管教令孩子發展受限
家長若不是那麼嚴厲管教孩子,和孩子的互動較佳,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品質,願意給孩子更多元環境,孩子的詞彙、記憶能力、問題執行解決能力都較高;若管得很嚴,習慣以打罵、限制方式管教孩子,對孩子的情感回應低、犯錯的接受度低、很多事不讓孩子嘗試,孩子會缺少學習刺激,令發展受限。在家庭學習環境多種元素中,學習材料和環境多樣性對不足兩歲嬰兒特別重要;逾兩歲幼兒則以學習材料和學習刺激較重要。
新一代父母不傾向嚴管 陪伴孩子最重要
不過周麗端指出,調查也發現,現在多數父母不傾向嚴厲教養,與華人過去嚴厲的教養方式已經不同,不再抱持著「望子成龍」的心情,也不單單看重孩子的學業,讓孩子有更多元的發展。
另外,台師大人發系主任張鑑如指出,雖家庭學習環境與父母教育程度、社經背景有關,但只要父母能多陪伴,不要老是把孩子關在家裏,適度給孩子回應,也能豐富嬰幼兒的語言認知和學習成果。
更多文章:【罕有病】醫生告知女兒病情轉差 夫婦決定載愛女單車環島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