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Phonics 如何提升小朋友的閱讀能力?
有別於中文,英文的構字方式是以字母表達語音,而非意思。而英語語音拼讀法(phonics,以下簡稱拼讀法)則正是針對此特點直接教授兒童26個英文字母如何對應英語中的44個語音。值得注意的是,拼讀法雖然重要,但在沒有穩固的英文口語基礎下,幼兒基本上難以掌握此教學法中抽象的形音規律。外國有研究曾指出(國家閱讀小組,2000年),具備語音知識的小朋友相對於沒有學習過拼音的小朋友,在字詞識別和拼寫技巧方面明顯佔優。
【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黃國成博士】
雖然拼讀法在本港的幼兒教育課程已推行十年,可是教師教授語音的方式跟學者建議的存在差距。以下我將綜合從世界各地的語音教學研究,以及在北美、中東和亞洲進行的視學經驗,探討如何有效推行語音教學。
一‧充足的口語詞彙量非常重要
小朋友需要先學習大量構成句子的主要詞類,包括動詞和名詞。道理很簡單──書面語的學習其實是把字形(形)、發音(音)和意思(義)三者結合起來。當小朋友掌握了大量的音義關係(即口頭詞彙),在這已有的基礎上再學「形」,認讀英文字詞時便會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幼兒的口頭詞彙貧乏,就算他們已學會拼讀法的形音規則,能把字母轉化成語音,也難以解讀拼讀出來的文字之意思。
試想想,當小朋友第一次接觸「panda」、「pig」和「pen」,孩子通常會難以記住和理解字義。因為「panda」、「pig」和「pen」具有相同的 /p/ 音在開首,並同樣以字母「p」為首,所以他們雖然能透過拼讀法讀岀一些英文字(如pot),但往往未能正確地指出其意思,或區分這些字跟其他詞語在意思上的分別。透過英語繪本反覆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從中學會大量的動詞和名詞,明白哪些音對應哪些意思,了解字詞發音模式的不同,能有助小朋友分辨和掌握這些單詞。因此,語音教學和口語詞彙量的關係可謂密不可分。
二‧音韻覺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 PA)可促進英語拼讀
音韻覺識是一種識別和操控語言中不同語音單位的能力,包括音節(syllables)、首音(onsets)、尾韻(rhymes)和單音(phonemes)。要識別不同的語音,小朋友要先懂得把生詞分拆成音節。譬如字詞「bad」只有一個音節,而這一個音節可再細拆成首音(/b/)和尾韻(/ad/)。當小朋友學會識別語音單位後,他們需要學習將單音拼合(blending)成單詞(例如,b + ad => bad),並將單詞分解(segmenting)成單音(bad => b + ad)。研究說明,具備良好音韻覺識的基礎,有助英語語音的學習。如果幼兒的音韻覺識能力薄弱,往後他們在學習拼讀法時便難以把字母對應至他們的弱項——語音。
三‧音韻覺識的教學必須按步就班
當幼兒懂得一定數量的詞彙、並能把詞彙結合成簡單句子後,老師便可按着以下程序介紹不同的語音單位。一般而言,學習音韻覺識可從一個單詞開始,拆解成不同的語音單位:
單詞=>單詞內的音節=>首音(onsets)和尾韻(rhymes)=>單音(phonemes)
我們建議老師按語音單位來編定教學流程。然而,實踐上老師往往會忽略了音節的教學,或在語音課程尾段時才教授尾韻。又例如我們建議學習語音識別時,小朋友需要先學習將單音拼合(blending)成單詞,然後再學習把單詞分解(segmenting)成單音,但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卻會把這兩項技巧同時或倒轉地教授。
四‧學習英語語音時,應了解尾韻和同韻字對拼讀字詞的影響,特別是涉獵到元音的時候。我們以字母「a」為例,字母「a」在「cat」、「car」和「call」這些詞當中的發音各有不同,拼讀可能會較困難。不過,若果我們將元音字母和其他字母看成一個語音單位,其發音便變得穩定。例如「man」、「van」和「fan」這個字的發音相近,跟它們擁有相同的尾韻「an」有莫大關聯。
普遍來說,我們把「an」、「ot」、「en」這一類有一致發音模式的尾韻可歸納為同韻字。小朋友在學習拼讀時,理解同韻字能幫助提升元音拼讀的技巧。所以,在學習尾韻的同時,同韻字在拼讀中亦不容忽視。
五‧先教發音,再教字母的寫法。如果小朋友先看見眼前字母,便會失去其後對聲音的專注力。因此,在訓練小朋友音韻覺識的能力時,起初不要展示任何字母或生詞。當小朋友能夠識別和操控一個口語單詞中的聲音單元,老師便可以展示代表聲音單元的字母。
National Reading Panel (2000). Report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黃博士為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並是牛津大學出版社Get Set, Go! Oxford English的其中一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