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子女】女童疑因不做功課被母打傷 社工:家長要令自己冷靜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接近凌晨零時,荃灣楊屋道爵悅庭東爵軒,一名12歲女童走到地下大堂,被保安員發現手腳有傷痕,懷疑女童在單位內遭到家人打傷。警方到場在樓上一單位找到女童38歲的母親,據報因為女兒不做功課而動怒,以掃帚打女。警方經調查後,以涉嫌「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將婦人拘捕,案件由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女童隨後被送往仁濟醫院治理。
體罰會傷害孩子身心健康
身兼社工及親職教育工作者何珈燕(Natalie),引述一項美國對體罰小孩的研究指,雖然體罰可讓孩子短期內「聽話」,但會令他們有較多的反社會行為、心理健康問題及暴力侵略傾向,與父母的關係較差及有較低的自尊心和認知能力,成年後更會較支持使用體罰。
Natalie又引述精神科臨床研究指,人類的大腦是分了兩層運作:「樓上大腦」負責理性思考,「樓下大腦」負責身體本能和情緒。其中一層運作的時候,另一邊幾乎很難同時間運作。換句話說,我們每個時刻的反應都只會受到其中一邊的影響。媽媽體罰或責罵子女,雙方都處於十分激動的情緒當中,均受到「樓下大腦」情緒的主宰。若果家長希望子女溫書、做功課,希望他們聆聽自己的勸告,應該要讓他們處於冷靜思考的狀態之中。一旦雙方一同激動,她便什麼都聽不進去,不能夠思考。
子女年紀較大 最有效是離開現場
她明白每個人都有情緒激動的時候,但這些時候很容易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她建議家長可以有更恰當的處理方法,「每當子女令自己生氣,而家長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失控,便要立刻想辦法令自己冷靜,不要讓情緒像雪球般愈滾愈大。事件中的女孩子已經12歲大,最可取有效的方法就是家長離開現場,或者深呼吸,令自己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