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來稿】《龐氏騙局》:金融騙局與家庭悲劇的交叉對話
文:橘貓
在Netflix大量推出原創電影,以《玉子》(Okja)、《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吸引世人眼球之前,電視電影早已行之有年,今天來談談HBO最新的原創電影《龐氏騙局》(The Wizard of Lies)。
2017年的HBO原創電視電影《龐氏騙局》改編自真實事件暨同名報導文學,描述美國金融經紀人伯納馬多夫運作一場規模高達650億美金的龐氏騙局,他在證交會的眼皮底下運作大量資金,神不知鬼不覺地維繫騙局而使資金結構不致崩解。《龐氏騙局》由曾經以《雨人》(Rain Man)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執導,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與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飾演事件的兩位核心人物:伯納馬多夫,與其妻子露絲馬多夫。
金融騙局一直是歷久不衰的題材,從真實事件改編更讓觀眾對故事的悲劇性質本身顫寒。作為電視電影,《龐氏騙局》在收看人次獲得亮眼的表現,在2017年5月20日,HBO的首播當晚,《龐氏騙局》獲得150萬人次的收看,成為繼2013年由索德柏執導的《熾愛琴人》(Behind the Candelabra)之後最成功的表現。不僅如此,該部電影也在評價上收獲相當程度的好評,在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的39篇評論中,好評佔其中的72%(截至2017年9月3日止)。
《龐氏騙局》最成功的環節在演員表演,勞勃狄尼洛與蜜雪兒菲佛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從造型到角色情緒的刻畫,像《龐氏騙局》這樣的人物傳記電影幾乎就是為演員量身打造。電影中雖然並未有太具標誌性的得獎場景,然而看到狄尼洛舉手投足都帶戲味的表演,讓人暫時忘卻他近年來大量的喜劇演出,又見他對嚴肅戲劇的掌握程度。此外,蜜雪兒菲佛的銀幕形象也成為電影中的另一亮點,她曾經多次與狄尼洛合作電影,更在2013年的《黑幫追殺令》(The Family)就曾飾演夫妻。《龐氏騙局》裡,蜜雪兒菲佛是露絲馬多夫,因為丈夫的金融犯罪事實,而遭社會側目、兒女疏遠,她神經質的形象,與依附在梟雄底下的悲劇,也讓人回憶起她與另一位影壇教父艾爾帕西諾合作的成名作《疤面煞星》(Scarface)。
甚麼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又稱金字塔式騙局,以1920年代在美國實行詐欺的義大利金融騙徒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命名,其運作邏輯是以短期內的大量回饋作為號召,吸引投資者注入資金,第一批投資者的利潤,會透過後續投資者注入的資金進行發放。可以想像,只要不斷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的投資者湧入,前段投資者的利潤就可以持續獲取,但這個結構在本質上並沒有真正利用資金進行產出,也就是說,所有的利潤都來自新投資者注入的資金,當騙局倒塌,末段進場的投資者,與前段投資者的本金都將憑空蒸發,血本無歸。
在 2008 年被踢爆的金融犯罪中, 伯納馬多夫運用龐氏騙局的邏輯吸引基金投資,以小規模的會員制、穩定的報酬為誘因,再加上馬多夫曾任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是享譽金融圈的商業鉅子,這場以「信任」為前提的騙局擴展出超越龐氏的高度,以致有人以「馬多夫騙局」取代龐氏名號。
在電影《龐氏騙局》,立基在信任上的貪婪博弈被高強度刻劃,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場戲,是狄尼洛飾演的主角伯納馬多夫,在一場餐會上四處籌資,他始終保持潛伏,拒絕前來攀談的賓客,卻藉機見縫插針,站在被動立場上與「意圖投資」的賓客對話。我們看到一位不知名的肥羊來與馬多夫攀談,打算在基金中投入一億美金,馬多夫的表現純然不感興趣,畫面卻在此時快速剪接背景中高強度的打擊樂,並交叉馬多夫與投資客的臉部特寫,一億、兩億、兩點五億,價格一直喊到四億美元,整場戲極快落幕,兩個賭徒交手,投資客以為撿到便宜,就不知落入騙局圈套。兩小時的片長中,只取其中這一兩分鐘,就是金融騙局的精華。
《龐氏騙局》英文片名為「The Wizard of Lies」,雖然以金融騙局為底本,電影故事卻是一場戲法,把「金融騙局」的命題抽換到「家庭騙局」的命題。
我們先來看電影中馬多夫為自己金融犯罪解套的說法,他形容這些投資者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自身就對獲利有所期望,卻不願意承擔對應責任,輕易被帳面上的數字所蒙騙,而沒有考慮到背後可能發生的風險。「我總是告誡他們,不要對我投入畢生積蓄。」馬多夫將「責任」從自己的騙術上抽開,他想表達:不是我太高明,而是你們自願要與魔鬼交易。
這樣的態度使電影中的家庭悲劇主軸更明顯,馬多夫試圖把受他蒙騙的投資者打為自己的共犯。這就正如他對待自己家人的態度一樣,他用盡渾身解數,試圖讓自己的家人遠離自己的騙局,卻又細心抵擋,不讓他們有可能發現背後的不法事實。當騙局爆發,這些家人因此成為「馬多夫騙局」異樣的受害者,他們把自己所有的信任在半推半就下獻給了丈夫、父親、爺爺,最後卻被抽得甚麼也不剩。他們面對來自社會各方的壓力,終究要承擔萬世罪名。
於是,《龐氏騙局》的故事核心,表面上是哀悼在金融遊戲下血本無歸的散戶,更進一層卻是透過家庭故事描繪關於「信任」的悲劇。
事實真偽難辨,改編真實事件的電影終究只能給觀眾一個切面的真相。狄尼洛無奈、非情緒化的面部表演說服力高,並不代表現實世界的馬多夫必如故事中描繪,是一個下錯棋的愛家老好人。同樣的,家族悲劇力道豐沛,雖然有探討網路時代輿論霸凌的力道,但正如二兒子在最後的演說所提醒:「這只是我們的故事,我們不能忽視這個事件背後還有無數受害者的故事。」似乎有意為本片下註,保留其道德判斷與真實性上的模糊地帶。
電影終場,馬多夫撥打監獄中的電話,渴求電話另一頭的妻子能給予回音。剪接交叉在馬多夫與妻子的兩個端點上,快速交換了馬多夫的幾次嘗試與臉部特寫,一切彷彿回到他在餐會上躊躇滿志的對賭,馬多夫依然是那個設計騙局並死命支撐的天生賭徒。儘管他看似全盤皆輸,然而,只要目標的轉換,這場騙局似乎永無終止之日。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