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見證回歸的「英雄牌」鋼筆
撰文:陳梓俊
提到1970、80後的集體回憶,相信墨水筆(鋼筆)絕對是其中之一。不少父母都會選擇到國貨公司買較便宜的「英雄牌」墨水筆送給子女,這股熱潮直到1980年代末至90年代才逐漸退卻。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款有86年歷史的經典老字號文具,是如何與時代、國家的意識形態與價值掛勾?
伴隨中國工業而生
1930年代的中國正值國民政府領導下,全國工商業得到長足發展。但隨着西學東漸,不少人開始以鋼筆取代毛筆寫字,只是這時期的鋼筆都是從外國引入。當時來自浙江的周荊庭懷着滿腔愛國的熱情,希望中國可以製造自己的鋼筆。周荊庭在1931年創立的華孚金筆廠,可謂當時愛國實業旳代表,見證着民族熱潮高漲以及工商業萌芽發展的時代背景。
後來,華孚金筆廠與「大同英雄」公私合營,「英雄牌」正式亮相。
「超英趕美」的「英雄」
1958年是中國的「大躍進」時期,毛澤東提出「超英趕美」的目標,彼時在美國著名的鋼筆品牌「Parker」自然成為「英雄」趕超的目標。英雄直接瞄準Parker的頂尖產品——投入超過25萬美元的研發經費,熱銷近30年的Parker 51,花了短短十一個月的時間,就研發出公司代表作「100英雄」,在12項鋼筆指標中如抗漏、圓滑度、減壓、耐高溫、耐寒等,有11項都趕超上Parker 51。這個「超英趕美」的範例更被拍成電影《英雄趕派克》,成為全國學習的典範。這個時期「英雄牌」的發展,充分體現當時全國上下都急於「躍進」,但能如「英雄」般成功的例子僅屬少數。
改革開放與「英雄」的巔峰
經歷文革一段較為困難的時期後,「英雄」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再次大放異彩,踏入品牌的全盛時期。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英雄」把握自主發展的機會,積極向國外市場擴張,接洽外貿公司的新客戶。1981年香港代理商安豐行舉辦了大型「英雄牌」墨水筆展示會,令「英雄牌」墨水筆得以在香港擴張。改革開放時期的「英雄」取得了全國七成的鋼筆市場佔有率,當中超過九成五的銷售額來自外貿,無疑是當時製筆業的龍頭,亦證明改革開放下的中國企業得以成功向外發展。
一枝筆見證多個歷史場合
此後「英雄」慢慢地從商業品牌演變成民族代表,見證多個重要外交場合的歷史時刻,當中更與香港重要的歷史里程掛勾。
1984年12月19日,戴卓爾夫人與總理趙紫陽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時,正是用「英雄」鋼筆簽署。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英雄」推出紀念筆,並特別將刻有編號「1997」的紀念筆贈予時任特首董建華。2001年10月在上海召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時,各國元首都以「英雄」筆簽署會議文件。同年1月11日,中國代表亦以「英雄」筆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英雄」出現在各個不同的重要外交場合,亦配合中國官方希望復興民族自信的目標,成為代表中國的民族品牌。
走入現代 涅槃重生
隨着原子筆的普及和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英雄」的經營變得困難。時代進步,如今鋼筆已不再是人們的必需品,這嚴重打擊「英雄」的業務,令「英雄」在電子化時代更難生存。2012年,「英雄」在上海交易所掛牌,以250萬人民幣轉讓其49%股權,不及當時上海一個住屋單位的售價。
低谷中的「英雄」默默堅持,努力轉型,終於找到生存出路。把握中國經濟發達的時機,以及復古的文化風潮,自2016年起,「英雄」與奧地利珠寶商施華洛世奇合作,融入時尚、民族等元素,轉攻奢侈品市場,在2016年終獲得16%的同比增長,成功涅槃重生。
「英雄牌」走過顛簸的86年,見證了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