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熱舞劇《詠春》1月香港首演 頂級舞者精湛武藝皆是真功夫
現時廣為人知的詠春是近代流行的武術,一代影視巨星李小龍以詠春為本創立自己的截拳道,並將之帶到大銀幕之上席捲全球,再者隨著以詠春和詠春宗師葉問為題的影視作品大行其道,使之家傳戶曉。
於2022年底,重磅製作的大型原創舞劇《詠春》自從於深圳首演獲得成功,繼而於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長沙、廣州等20個城市上演,直到今年9月再於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劇院上演,火熱程度一時無兩,至今已巡演超過100場,甚至造就出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之盛況。相信身處香港的劇迷一直期昐已久,終於迎來好消息,劇目敲定在2024年1月4日至7日在香港首演。
《詠春》結武術、舞蹈及戲劇,細膩道出詠春這門武術背後的精神與故事,由於詠春的發展與香港息息相關,於香港欣賞這齣精彩舞劇更別有一番滋味。詠春宗師葉問於上世紀50年代從佛山南下香港,數十年來門生開枝散葉,更於1967年創立詠春體育會,是為香港最早註冊的國術團體之一。雖然葉問在流行文化的影響之下現時已增添了一重英雄光環,但詠春本身是一門講求武德雙修的武術,並非推崇英雄主義,反之以匡扶弱小為本份,正如《詠春》的宣傳標語「英雄站在光裏,而我們,願是那束光。」故事以雙線發展,講述一名退休燈光師大春成為了電影檔案館管理員之後,從一份塵封多年的電影檔案當中陷入了拍攝電影《詠春》時的難忘記憶,劇組人員所追逐的夢想,超越了相隔半個世紀的時空,回看葉問師傅由佛山到港,手執「詠春堂」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館街,為為詠春打開一扇門的故事。
《詠春》正是一部向平凡人致敬的英雄故事,當中涉及歷史人物以及各大武術門派的武術精粹,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的編劇,花上長達兩年時間去研究角色原型,劇目製作嚴謹,製作投資逾二千萬元。作品中特意加入觀眾具有共鳴的「七十二家房客」元素,故事中的各路英雄,雖然只屬小人物卻各懷理想,襯托出小人物背後的大故事。是次以精湛舞蹈來呈現武術亦是一大亮點,來自詠春、太極、八卦、八極及螳螂拳五大武術門派的招式,抽絲剝繭萃取與舞蹈融合的動作,讓即使不懂武術的觀眾,亦能體會箇中奧妙與精彩之處。原來劇中的角色是由多位舞藝精湛的獲獎年輕舞蹈演員擔綱演出,他們甚至為了意會武術精粹,特意花一年時間習武,可見匠心獨運。在陽剛的另一面亦有陰柔,例如在葉問妻子張永成與丈夫離別時的一場舞蹈,則詩意滿溢,相濡以沫之情扣人心弦。《詠春》完美演繹出詠春剛柔並濟的本質,相傳詠春的師祖為五梅師太,其傳人嚴詠春亦為女性,詠春更因而得名。
《詠春》之所以深受歡迎,除了是視覺上的觀感享受,亦成功將武術的意涵與文化糅合為一。《詠春》另一大特色是將詠春與廣東獨有的紗綢「香雲紗」,這兩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其中。特別體現在五大武術門派高手過招的「宗師對決」一幕,眾舞者糅合現代舞和中華武術,服裝則以「香雲紗」裁製,可以將燈光和優美型體一再昇華,形成的構圖之美儼如藝術品。在震撼視覺之外,從中流露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武學精神更令人深有體會。當葉問打出詠春「小念頭」的第一式,身後的「扶弱小以武輔仁」祖訓刻入心扉,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詠春所著重的武德雙修,並非複雜玄妙之理,小念頭作為詠春第一套路演繹出習武如做人的道理,其意涵為「念頭正,終生正」,呼應著劇目主旨,平凡人與英雄本色從來並無既定界限。
【《詠春》演出詳情】
日期及時間:
2024年1月4至6日 (星期四至六) 20:00
2024年1月6至7日 (星期六及日)14:30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號)
演出時間:2小時20分鐘(包括一節中場休息)
票價:HKD 780 / 580 / 380
購票:快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