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制定統一圖標系統 公開300個自由使用提升溝通力與空間美觀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設計】試幻想一下,當我們目光所及的地方,只有文字沒有圖像,世界會變得多麼沉悶沒趣。而且在公共場域上顧及到市民和遊客的識字率、不同語文背景等因素,只用文字傳訊是不可行的。自古以來,標誌、符號、圖標都是對於溝通和傳達訊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台灣現正進行一項「公共圖標系統」計劃,與多部門合作致力統一、簡化及改良現有的圖標,並且加入以人為本的精神,以達到跨越語言的溝通功能。

台灣現時採用的公共圖標,設計風格林林總總,缺乏一致性(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計劃推出多達300個開源圖標,讓人自由選用,擴展至生活上不同的角落(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標高頻率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圖標可以簡化複雜資訊,甚至取代文字,最常見於交通及觀光設施,亦應用於警告標語,台灣公共場地上很多圖標是由不同的機構所管理的,所以要研究出具有整體性的基礎圖標系統,但只有公共機構採用還是不夠,同時鼓勵更多私營機構取用,所以計劃推出多達300個開源圖標,讓人自由選用,擴展至生活上不同的角落。是次計劃由台灣設計研究院發起,聯同交通部、衛福部、國土資源署及資源循環署通力合作,再邀請日本首席公共圖標設計師赤瀨達三先生以及Eco-Mo的無障礙推進部擔任顧問,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研究調查和測試,整合成為一本公共圖標使用說明書供人們參考和下載使用。

公共圖標使用說明書可供人們參考和下載使用(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1

台灣現時的公共圖標面臨著好幾個困難,首先是缺乏一致性,由於是不同主管機關所管理的,所以風格設計各異,使用者或許未能快捷地理解。再加上圖標本身沒有一個統一的來源,甚或得來不易,所以應用起來更難依循。有些設計多年來未有變動,未能與時並進,例如人形圖標是最常用的符號之一,現時國際間講求性別中立、性別友善,舊有突顯性別特徵的圖標已不合時宜。新的圖標系統著重人本精神,三種人形:基本人形、男和女都以中性、不突顯性別特徵為設計主軸,呈現著衣後的自然的肢體輪廓。對於女性人形則弱化腰部線條,減低女性既定印象的影響,呈現性別友善價值觀。另一方面,對於現時常用的無障礙圖標,其人形呈現機械化的形象,更新後的設計加強人性化,減低本來較為被動的形象。

新的圖標系統著重人本精神,人形圖標以中性、不突顯性別特徵為設計主軸,呈現著衣後的自然的肢體輪廓(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對於現時常用的無障礙圖標,其人形呈現機械化的形象,更新後的設計加強人性化,減低本來較為被動的形象(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是次的公共圖標改造計劃,將參考國際ISO及日本JIS標準而制定,特別注重於通用性、一致性、簡單性、視認性以及與時並進作為設計原則,務求達到簡單地以直覺、不需語言便能溝通的目的,為此特意邀請到多達245位不同界別及背景的使用者來進行測試,整套公共圖標系統有八大類型,包括公共設施、交通設施、旅遊與觀光、體育活動與設施、商業設施、公共行為與指示、安全及無障礙,具有整體性的圖標散布在社區的不同角落,在便於溝通之同時,亦能有助提升空間美學。

整套公共圖標系統有八大類型(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