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香港飲食記憶、本地食材滋味以及消失的老字號|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前飲食雜誌記者呂嘉俊所撰寫的《好好吃飯》內容涵蓋茶餐廳、車仔麵、以至較另類的主題如啜魚骨,細看本地飲食文化,記載他對食的記憶、反省、迷思和隨筆。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好好吃飯》(下)-香港啜魚骨高手

蒸魚,首要當然是魚要新鮮。(VCG)

爸爸沒有教我食魚頭

不少人怕食魚因為要啜魚骨,作者在〈爸爸沒有教我食魚頭〉一文中提到爸爸是食魚高手。21歲那年,呂嘉俊在姐姐的婚宴上品嚐石斑魚頭,啜到嘴唇破損,還是沒能清掉魚骨上殘餘的魚肉。呂嘉俊指「香港吃魚啜骨的文化深厚,大概由順德人吃河鱗與本地水上人吃海魚開始」,街市到處都是魚頭和連骨的魚腩,「魚販由養魚、運輸、劏魚,再劏成各種部分,思維上都想着食客吃的是一尾連骨的魚,是整條生產線努力合作的成果。」

歐美文化著重吃魚肉,香港人則卻意識到連骨魚肉的幼滑,廚師們想盡辦法追求魚肉剛離骨的境界。這種飲食文化難以教授,只能親口實踐,讓人習慣食帶骨的魚,將啜骨文化保存下來。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不種不收卻被譽為美食之都

呂嘉俊言香港是個奇怪的地方,不種不收卻被譽為美食之都,皆因運輸方便,能輕易買到世界各地的食材,卻也忽略了本地食材的滋味。〈千里送食材不如身邊好味道?〉一文中寫道:「過去我們真有引以為傲的食材,元朗有絲苗米、塔門出產鮑魚、流浮山有蠔場、蒲台島養紫菜、九龍聞名吊片,這些食材如今我們都可輕易在街市買到,但全部都不產自香港了。」購買外國食材對香港人來說方便至極,其實本地出產的新鮮味道,就在身邊。

太子鳳城酒家的最後一天,坐滿了食客。(高仲明攝)

除了食材,香港的老字號也日漸消逝。呂嘉俊提起了一系列老店的名字,如香港仔的山窿謝記、海港食家、尖沙咀的鹿鳴春、上環的海安咖啡室等等,這些均烙印在食客、街坊們記憶之中。又如,早於1954年由順德名廚創立的太子鳳城酒家,曾招待過不少城中名人,最終不敵時代變遷,在2019年與食客告別。呂嘉俊希望透過文字提醒大家,老字號並非恆久不衰,本地的飲食文化有其珍貴價值,值得我們珍視。

海安咖啡室老闆確認結業。(鐘妍攝)

呂嘉俊提醒讀者香港這個飲食世界,有些文化若不好好守護,隨時就會消失。他在〈餐桌上看城市的未來〉寫道:「香港本來有潛質成為美食之都,政策會決定這座城市的未來,飲食從來都跟社會、經濟、政治、地理、歷史相關,我們都逃不了,餐桌上的食物會告訴我們,一座城市到底有沒有將來。」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