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畫家Moonassi超現實作品 虛空中勾勒佛教禪意|亞洲藝術新星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韓國/藝術/佛教/Moonassi】語言總是存在界限,當腦海被無以名狀想法和情緒佔據,要靠什麼排解?韓國藝術家Moonassi通過勾勒無表情人物,嘗試觸碰腦中灰色地帶。Moonassi曾多次替紐約時報作畫,亦創作過唱片封面,不變的是作品黑白灰色調和獨有內斂韻味。藝術家為何選擇這種風格,又是什麼促使他作畫?

Moonassi作品(Moonassi IG)

藝術家本名金大現(김대현),在2008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名為「Moonassi」之畫作,同時以此作為自己藝名。 Moonassi(무나씨)名稱中「Moona무나」是「無我」之意,後半「ssi씨」則是韓語常用名稱後續,他解釋名稱來源:「當人們叫我『Moonassi』,就好像向著沒有身份的人喊話。」他希望將自我藏在畫作背後,通過畫作和觀眾見面。當自我清空,畫作便能無限容納。

Moonassi(무나씨)(Moonassi官網)
Moonassi作品(Moonassi官網)

藝術家大學時修讀東方畫,專研東亞藝術史,東方美學與哲學發展和佛教有著密切聯繫,這段經歷深深影響Moonassi創作,佛教教義中「空」後來成為貫穿他創作的主題。其作品中人物線條簡潔,表情不悲不喜保持中性,穿著沒有特點,猶如佛像永遠在沉思。

Moonassi作品(Moonassi官網)

他相信將人物情緒隱藏後,觀眾便不能簡單地判斷作品中某個場景是好是壞。他表示自己並沒有希望畫作向觀眾傳達特定信息,而是希望觀眾能在與作品面對面時發現自己內心投射之物,從中獲得意義,認為藝術家應當創作一面好鏡子讓人們自我對照。

+6

Moonassi畫作有一種難以複製沉靜氣氛,這也成為他創作特點之一。他每天記錄自己一閃而過想法,及後再仔細端詳,混亂思緒從點連成線,再化為韓紙上水墨筆觸。他透露其實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悲傷、生氣、孤獨或感覺丟臉時,為了排解鬱悶心情而畫,在劃線、塗黑過程中,糾纏腦中的無形想法會漸漸消失。

Moonassi《紐約時報》委託作品(Moonassi官網)

Moonassi曾多次受《紐約時報》等不同知名報刊雜誌委託創作,亦設計過不同書籍和唱片封面,2018年曾來香港舉行個展。若是對他作品有興趣,不妨到他官方網站Instagram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