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藝術家Nicolas Buffe 動漫電玩重現文藝復興名著
法國跨媒介藝術家Nicolas Buffe以揉合西方傳統藝術、日本和美國流行文化聞名,就如三年前所辦的展覽「普里菲羅的夢」(The Dream of Poliphilo),他將東京原美術館(Har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化成主題樂園,作品融合了巴羅克裝飾、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美國卡通和日本動漫等元素,在當代藝術界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今年「法國五月」,Buffe也來到香港舉辦同名展覽。雖然因展場限制,展覽不如三年前華麗夢幻,但新作品所加入的「電玩」元素卻引起了八十後觀眾的共鳴:「很有小時侯打Gameboy的感覺!」
糅合西方傳統藝術、日本和美國流行文化
Nicolas Buffe以糅合西方傳統藝術、日本和美國流行文化聞名,作品經常會同時出現動漫、卡通和傳統藝術元素。「起初並沒有刻意混合不同時期和文化的元素,只是以自己喜歡的作為素材。」他自言與其他生於八十年代的法國人一樣,從小就受日本漫畫、動漫和電玩影響,不過對他來說,這些卻並非純祽的娛樂,每次也想追求更大的投入感,所以不喜歡聽法文的配音和字幕,於美術學院畢業後,他更決定到語言文化學院修讀日文。
很多藝術家都是『宅男』(geek),但可能是我特別『毒』(nerdy),所以經常用上這些元素來做藝術。
在訪問和導賞的期間,Nicolas Buffe行為舉指稍為靦腆,說話也陰聲細氣,確實予人一種「毒毒地」的感覺。不過作為一位巴黎人,即使「毒」也「毒」得浪漫,他笑言當時學日文的動力也來自在巴黎認識的一位日本女生,也就是他的現任妻子,後來他更移居到東京。
數年間,他來往巴黎東京多次舉辦展覽,又與利摩日珐瑯工藝(CRAFT Limoges)、Hermès和COMME des GARÇONS等品牌合作,以糅合西方傳統藝術、日本和美國流行文化的創作聞名。後來他更為夏特雷劇院擔任舞台和場景設計,將莫札特的《牧羊王》中原有的樸素鄉村景色變成充滿《星球大戰》和《Final Fantasy》電玩系列元素的科幻場景。
三年前於東京原美術館辦的「普里菲羅的夢」跨媒體藝術展覽
再辦三年前展覽「普里菲羅的夢」 加入電玩元素
法國人很會定義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當代藝術』;相比之下,日本人則較少將藝術概念化(conceptualize)和分類(segregate)。
Nicolas Buffe的創作也總是難以定義,就如三年前的《普里菲羅的夢》,與其說是跨媒體藝術展覽,它更像一個迷你的主題樂園。《普里菲羅的夢》源自文藝復興時期的名著《尋愛綺夢》(The Dream of Poliphilo),故事講述主角普里菲羅在夢中尋找愛人。Nicolas Buffe認為故事的情節與不少電玩的劇情非常相似,就如八十年代起由任天堂發行自今的「薩爾達傳說」(Zelda)系列,而且當中所說的也是圍繞「愛」、「慾望」、「奮鬥」、「勝利」和「生死」等具普及性(universal)的主題。無論是展場的大門,還是場外的花園,「東京原美術館」的每一部分都成為了故事劇情中的不同「關卡」,觀眾要走進展場,就先要進入卡通狗的口中。
而今次於香港辦的同名展覽,展場則設於大會堂內的展覽廳,相比起原美術館的發揮空間則較為細。不過Nicolas Buffe除了帶來多件壁畫和雕塑作品以外,亦展出了不少新作品,就如在場地中央搭建了一座迷宮,以還原故事中的經典場面,牆上所投映的動畫和遊戲片段令人回想起八、九十年代的電玩畫面,但場境上的設計又充滿巴羅克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加上由日本殿堂級後搖滾樂隊Mono編寫的配樂,有在場的八十後觀眾形容:「氣氛又好夢幻,好似小時侯打Game Boy的感覺!」
Nicolas Buffe:普里菲羅的夢
展期:即日至5月29日
地點:香港大會堂展覽廳(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
(公眾導賞團預先登記)
關於Nicolas Buffe
定居於東京的法國藝術家,生於1978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應用藝術學院的環境藝術設計系、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主修日本文化語言),後於東京藝術大學的修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擅長以跨媒介的藝術形式創作,作品融合精英及流行文化。當代藝術以外,Buffe又曾與利摩日珐瑯工藝、Hermès、COMME des GARÇONS和夏特雷劇院等文化團體和品牌合作,當中創作更獲得「法國批評家協會最佳舞台設計獎」和「歐布松國際城市掛毯當代創作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