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羅浮宮曾用作納粹德軍倉庫……以及其他九件關於它的事
「法國五月」(Le French May)今年舉辦的「羅浮宮展覽」昨日開幕,展出逾130件羅浮宮藏品,加上$20的「平民」票價,相信熱愛文化藝術的市民在未來幾日必定會逼爆香港文化博物館。
對不少人來說,去巴黎羅浮宮走一趟是人生必做的事。不過除了《蒙娜麗莎》和透明倒金字塔「Louvre Pyramid」,或是電影《達文西密碼》中出現的珍貴藝術藏品以外,大家對這個世上最大的博物館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一・展品說明只用法文
羅浮宮是法國最重要的旅遊熱點之一,雖然大部分參觀者均非法國人,然而館內的大部分展品說明卻只用上法文,就連英文也沒有。如果想了解展品又不懂法文,就只好戴上設有不同語言的導賞錄音機。
二・《蒙娜麗莎》不像你想的那麼大
《蒙娜麗莎》是最著名的館藏,或許沒有你想像中大,實際面積只有52乘77平方厘米,比一部42吋的電視機還小。它曾掛在拿破崙的睡房牆上,普法戰爭和二次大戰時又放置到其他安全地方,1911年曾被偷走兩年,現時裝有防彈玻璃,由專屬保安人員看管。而同一個展廳內的亦放置了全館最大的展品——《迦拿的婚禮》(The Wedding Feast at Cana by Veronese)。
三・透明金字塔曾飽受爭議
位於主庭(Cour Napoléon)的透明金字塔(Pyramid du Louvre)是巴黎的重要地標之一,即使遊客對羅浮宮沒有興趣,也會上前拍照「打卡」。不過,這個充滿現代感的金字塔其實在1989年才建成,落成初期更惹起了不少爭議,有人更視它為對羅浮宮的「褻瀆」。金字塔高二十一米,由三座同樣以玻璃和金屬製成的小金字塔包圍,設計師為華裔美國建築師——貝聿銘,史上首個參與羅浮宮建築的非法國藉建築師。
四・由王宮到博物館
八百年前的羅浮宮只是一個堡壘,用作監獄、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倉庫。十六世紀,法蘭索瓦一世將其改建成法國國王居住的王宮,接下來的二百年間多次擴建;直至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共和政府才將羅浮宮用作博物館,將沒收的王室和教堂收藏集中於此,不過向公眾展出的藏品卻只有537幅畫作。
五・曾用名「拿破崙博物館」
是次展覽的重點展品之一是拿破崙一世在皇座前用過的地毯。拿破崙在位時曾將羅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戰爭期間藉搶掠其他國家的珍品擴大藏品量。雖然大部分藏品後來隨拿破崙戰敗歸還各國,然而羅浮宮卻擴建了不少。
六・展覽面積約等於十個香港文化博物館
今天的羅浮宮是世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展覽面積超過72,735平方米,大約等於十個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面積7,500平方米)。
七・員工超過二千名
騁用員工二千多名,當中包括1200多名保安人員、60多名策展人和140多名復修專家。
八・每年參觀人數約等於香港人口
羅浮宮除了是現今世上最大的博物館,亦是入場人數最高的博物館。上年的參觀人數高達740萬,約整個香港的人口。
九・藏品比展品多十倍
羅浮宮常年展出38,000件展品,僅佔總藏品量42萬件不到十份一。
「羅浮宮的創想」展覽圖集
十・希特拉的藝術收藏庫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浮宮曾用作納粹德軍的倉庫,存放了不少從猶太人、不同博物館和城堡搶掠的藝術品。希特拉亦不時會到羅浮宮挑選合適的藏品,襯托他不同風格的住所。
不過,在德國入侵巴黎之前,時任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副主席的Jacques Jaujard將羅浮宮的館藏遷移到了安全地方。幾年前的紀錄片《The Man Who Saved the Louvre》正是講述這一段歷史。
紀錄片《The Man Who Saved the Louvre》預告片